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電/環球時報今天發表社評說,菲律賓近來在南海問題上亂出牌,已有“無賴”之嫌。它不僅給南海“改名”,搞議員和官員登島挑釁,還呼籲東盟形成對抗中國的“統一戰線”。菲內閣成員頻頻針對中國說狠話,並公開表示菲美合作是“向南海發強烈信號”。
社評說,菲律賓的表現,整個地區都在看。它叫得凶,在地區不斷製造“合縱”對付中國的氣氛,政治影響很壞。但菲律賓做的又是些“小動作”,有些屬於小國政府的“面子工程”。中國應當對菲給予“必要懲罰”,同時避免和菲律賓鬥嘴糾纏。這樣既可防止周邊出“第二個菲律賓”,又可顯示中國作為大國的力量和風範。
目前有一種想法正被東亞一些國家醞釀和算計:與中國發展經濟合作,最大限度分享中國快速發展的好處。同時在安全上與美國相互借力甚至公開聯手,壓中國在所有爭議問題上讓步,遏制中國的影響力。菲律賓是實行這一策略的典型。
不管菲律賓的對華無禮有多少屬於“自娛自樂”,它對中國在東亞政治環境的破壞都是實實在在的。中國“適當懲罰”菲律賓的強度,應足以消除其提升菲美軍事合作,以及在輿論上抹黑中國造成的壞影響,打擊一些人同美國聯手對付中國的念頭。我們不能用理解菲律賓的“小國心態”和“民主環境”,來對其不負責任的行為給予客觀上的鼓勵。
我們不指望很快就能改變菲律賓的對華態度,但它本來手裡就沒有多少牌,只要“懲罰菲律賓”有助於維護中國與其他周邊國家的正常關係,菲律賓再想反過來報復中國,它能夠使勁的地方也就那麼一點點。
社評指出,中國“懲罰”菲律賓既不能做過頭,增加地區對中國的恐懼,又要有力量,讓菲律賓付出真實的代價。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冷淡”菲律賓。在整個東南亞與中國合作如火如荼的時候,中國對菲律賓的特殊“冷淡”,將會產生一點冷水掉進油鍋裡的力量。
我們有足夠的手段和工具製造“這滴冷水”。我們應首先從經濟領域做起,比如推遲執行雙方之前的一些投資協議。中國人還應集體抵制赴菲律賓旅遊,收緊從菲律賓的農產品進口。目前中國是菲律賓第三大貿易夥伴,菲律賓從幾十年前的東亞最富裕國家跌到目前人均GDP2000美元出頭的窮國,對中國經濟拉動其翻身的指望很高。我們就是要讓菲律賓因為對抗中國而變成希望渺茫的國家。
中國應把從菲律賓撤回的好處,轉移到在南海問題上對華相對溫和的國家,形成“懲罰一個、安撫一群”的局面。
中國無意對菲律賓進行武力威脅,但也應做好準備,如果菲律賓主動向中國搞軍事挑釁,我應堅決回擊,讓世人都目睹在軍事上肆意挑戰中國究竟意味著什麼。
要通過這一輪鬥爭,讓菲律賓,也讓整個地區搞清楚,把美國拉過來平衡中國,或者打著合作的幌子,做美國遏制中國的棋子,不是它們可以在安全上藐視中國一勞永逸的籌碼。它們必須認真、講道理地同中國相處。
中國“懲罰”菲律賓,應做到有理有力有節。這會減少對周邊地區的震動。但有一定震動也是應該的。之前的震動已經發生,我們需要一定程度的新震動抵消之。沒事不惹事,中國做到了。惹上事不怕事,中國同樣應當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