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是在現實環境中有效可行的。 |
中評社台北1月9日電/這次“總統”大選的抉擇究竟會帶來什麼影響,已經相當清楚,在經濟政策與所得分配上,不同的政黨執政未必會立即看到明顯的改變,但兩岸關係卻是面對著一個重大的分水嶺。或是繼續近年來和解合作的路線,或是陷入衝擊震盪與倒退。現實擺在眼前,選民在做決定時,不能有無視現實的一廂情願想法。
中國時報社論說,任何國家都要追求生存、發展與尊嚴。但願望歸願望,任何國家也都要在其所處的環境中操作,選擇適當可行的政策。因此,正確認識自我條件與外在環境,因應現實選擇合適措施,才能有效維護國家利益增進發展。
尋求連任的馬英九與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恰是代表了兩岸關係兩條方向不同的路線。馬英九提出的,是延續他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和解、交流與合作;蔡英文代表的,則是不接受“九二共識”,及任何因之而來的變化。
台灣需要生存、發展與尊嚴,這是所有人共同的願望;大家也都希望,在“國家”愈來愈繁榮茁壯的同時,自己的生活也能愈來愈好。而台灣面對的現實環境是,無論在歷史、文化、地理、經貿、民間交流乃至“主權”爭議上,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千絲萬縷,過去、現在、未來,都不可能徹底切斷。尤其以中國日益增長的政經力量與國際影響力,台灣在決定“國家”走向時,都必須考慮並處理中國大陸這個變數。
馬英九以“九二共識”、“中華民國憲法”為架構,為兩岸和解找到了立足基礎。雖然兩岸對“九二共識”的解讀不同,一邊是“一中各表”一邊是“各表一中原則”,一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邊是“中華民國”,但真正重要、並攸關人民福祉的是,雙方願意在一個最起碼的模糊共識下,以容許對方各說各話的態度,放下目前解決不了的主權爭執,轉而積極推動交流改善關係。
相對的,蔡英文一方面畫出願景,表示若當選,會建立台灣共識,持續與對岸協商,讓兩岸經貿等交流持續推展,兩岸關係只會持續前進,不會停滯或倒退;但另一方面,又指責馬英九堅持九二共識是附和對岸的一中原則,將以“終極統一”為代價。這種全盤否定“九二共識”存在的立場,意味著將把現在兩岸和解的重要立足基礎,從我們的腳下抽走。
結果會如何?扁政府八年“鎖國”,到底增進了哪些“國家利益與主權尊嚴”,大家記憶猶新。蔡英文如果提得出一個比“九二共識”更好的處理方案,大家當然很歡迎,但是到目前為止,完全看不到廢棄了“九二共識”後,蔡英文有什麼足以說服中國延續現行和解政策的方案或論述。
兩岸政策不能只是空中樓閣,夢想人人會做,重點在於在現實中有效可行。中共當局在決策時,也必須面對自己內部的壓力與角力,如果台灣問題處理失了立場,豈非成了千古罪人?以“九二共識”模式處理,至少中共當局對內部交待得過去。如果毀棄了這個交流基礎,不只勢將衝擊現行各項合作交流,而且讓中共內部和解派受到挫折,好不容易獲致良性發展的兩岸關係,又不知要倒退到什麼地步。
近來許多企業家紛紛表態支持“九二共識”與兩岸和平,蔡英文卻批評為馬英九和大財團在一起,這是藉挑起階級對立掩蓋民間對兩岸衝擊的憂心。企業家希望台灣能繼續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下擴大發展機會,其心情與一般民眾有什麼不同?
沒有人願意出讓“國家主權”,這個骨氣,每個台灣人都有,然而,“主權尊嚴”是要靠“國力”支撐的,一個孱弱孤立的“國家”,生存發展既困難,又難以在國際間受到正視。“國家尊嚴”固然必須維護,但處於劣勢者,更需要智慧、手腕與勇氣,不能無視現實一味蠻幹。驗諸三年半來兩岸經貿交流的蓬勃商機、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參與乃至百國免簽的達成,“國家”的生存、發展、尊嚴都得到了強化,證明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是在現實環境中有效可行的。光是描繪空洞願景,卻端不出更好的替代方案,如何說服選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