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3日電/1月31日晚,馬薩諸塞州前州長羅姆尼(Mitt Romney)獲近半數選票,拿下佛羅里達州初選。在獲勝演講時,他所用的已不是共和黨黨內的“初選語氣”,而是站在了總統大選的高度,以勝利者姿態挑戰現任總統奧巴馬。專家分析,羅姆尼代表“右傾”的保守派立場,而奧巴馬則代表民主黨的“左傾”立場,這意味著美國政治的左右對決即將展開。
南方網文章稱,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大選中就真的會出現意識形態對立的“兩條路線鬥爭”。貝爾(DanielBell,2011年去世)於上世紀50年代提出的“意識形態終結”依然適用於今天美國的政治之爭。貝爾所作的是一個局部的論斷:就美國而言,羅斯福總統當年提出的“新政”和福利社會的理念已經被美國的政黨所接受,至少在口頭上如此。因此,以前那種以左和右的意識形態立場標榜自己或攻擊對手的激烈黨爭已經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在共同認可的共識框架內謀求協商和妥協。這個框架包括代議民主、混合經濟(以市場為主和由國家調節為輔)和自由政治價值(民主、自由、平等)。
這樣的共識框架至今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每次競選,如果參選人越出共識範圍,便會被一般選民視為“極端分子”。但是,參選人之間仍然會有激烈的分歧,而且分歧往往是用類似路線鬥爭的區別來包裝的。例如,奧巴馬的共和黨對手稱他為“食品券總統”,暗示他用社會福利討好窮人,要把美國變成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但是,這樣的宣傳往往難以起到作用,有時甚至還有反效果,因為廣大選民並不喜歡政治人物用路線鬥爭的語言來簡化複雜的現實問題。就這一點而言,貝爾所說的意識形態終結是由於成為了公民共識,才對政治人物的言論形成約束。
但是,美國政治人物還是免不了用路線區別來談論他們的政策分歧。政治學家考林斯(Peter Collins)指出,這樣做是為了造成“政治競爭的心理效果”。為了爭取選民的支持,參選者需要在自己與對手之間拉開距離,強調和誇大自己與對手的差別。這次共和黨競選人羅姆尼和金里奇的競爭重點之一就是,誰與民主黨奧巴馬的路線區別最明顯。為了戲劇性地突出區別,競選人“特別需要把對手描繪成不僅是錯誤的,而且是邪惡的,或至少是迷狂的”。
政治人物為了達到目的,總是會使出各種可能的宣傳手段。他們往往會把模糊和不確定的政策分歧說成是黑白對立。兩條路線之爭便是最方便、最有鼓動性的說辭。這樣的說辭不僅以正確與謬誤的區別,而且以智慧與愚蠢、善與惡的對立來動員選民,以期爭取支持,能否奏效取決於廣大選民的民智開啟情況。
民智的開啟,不僅需要民眾了解政治宣傳的特征和慣用伎倆,而且還需要他們自己有結社的實際經驗。競選是政黨政治的運作形式,而政黨本身就是一種政治結社。托克維爾說,“凡是不准政治結社的國家,一般結社也極少”,“一般結社有助於政治結社。但是,另一方面,政治結社又能使一般結社得到長足發展和驚人完善”。美國人具有廣泛的結社經驗,因此他們對政黨結社的活動性質比較了解,不容易被欺騙。
公民結社不同於政黨,公民結社很少以意識形態來主導,而更多是為了採取共同行動,托克維爾指出,“在私人生活中,嚴格說來,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能夠滿足自己的要求。但在政治生活中,他就不會這樣認為。因此,當人民參與公共生活的時候,任何一個公民每天都要在腦際浮現結社的思想和願望。……政治生活把結社的愛好和習慣一般化了,也就是使一些向來不過問政治而總是願意單獨行動的人,希望聯合和學會結社的技巧了”,而政黨之間的意識形態對立和相互醜化卻是不利於共同行動的。
沒有原則的政黨不能形成政治制衡,但是,只講原則的政黨卻難以與其他政黨共事,甚至還會釀成黨爭之禍。美國人厭惡那種以立場堅定、路線分明自詡的黨爭,這樣的黨爭沉溺於所謂的原則之爭,而忘記了政黨政治的根本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