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歐債危機持續發酵、歐元區危機四伏之際,歐洲領導人6月29日在布魯塞爾達成共識,同意歐元區永久性救助基金“歐洲穩定機制”直接注資問題成員國銀行,以及直接購買問題成員國國債。此外,領導人們還決定推出以1200億歐元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為核心的“增長與就業契約”。
據新華社報道,這些決定,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為“邁向貨幣聯盟的正確努力”,有助於“打破銀行業和主權信用之間的惡性循環”。有評論認為,歐債危機的惡化進度或將因此放緩。不過,斷言危機的緩解之路就此出現轉機仍然言之過早。
這次事先並未被看好甚至充斥悲觀情緒的歐盟夏季峰會,之所以出人意料地取得積極成果,與其說是危難當頭歐洲領導人再次發揚“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精神使然,倒不如說是政治家們在權衡利弊後最終做出策略性妥協所致。
會前,債台高築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希望歐元區其他成員國,特別是“金主”德國能夠採取短期舉措,儘快降低兩國融資舉債成本,以及同意動用歐洲穩定機制購買兩國國債。而以德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則拒絕共同承擔債務。
德國總理默克爾甚至在峰會召開前揚言:只要她還活著,共擔債務人責任的情況,如發行歐元債券,就不會出現。德國“鐵娘子”此言一出,輿論譁然,幾乎沒有人會樂觀地認為歐債危機會迎來峰會路轉、柳暗花明的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