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03 14:57:41


中共十八大的召開,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翻開新篇章。(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11月3日電/中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上任後大力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在北京一些觀察人士看來,這有力地促進了政治體制改革。

  新華社報道,眾所週知的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後,進行了富有成效的經濟體制改革,助推中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實,此背後也更有政治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的功勞。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發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長鄒東濤說,政治體制改革涉及權力的分配和利益的調整,事關中國穩定發展的大局。

  當前,中國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有著極強的現實緊迫性,無論是實現經濟轉型還是構建和諧社會,都對政治體制改革的廣度和深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國的政府改革和建設,既是做好政府工作的根本保障,也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環節。預計這將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重要議題。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孫祁祥說,轉變政府職能對於推進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十分關鍵。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歷史階段,人們可以對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出一系列新的認知。

  如果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總是閒不住,那麼,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怎麼可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共同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如果GDP總是評價政府官員的重要指標,那麼,以對環境的掠奪和破壞為代價來獲得經濟增長的頑癥怎能得到遏制?

  如果靠腐敗和商業賄賂能做到一本萬利,那麼,誰會願意去承受創新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

  專家們的看法是,當前的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已經是“增量改革”,即不僅要解決改革開放以前原有政治體制的問題和弊端,更要破解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的新矛盾和新問題,尤其是社會階層不斷分化,社會矛盾的日趨尖銳,社會情緒的持續浮躁,這些都給政治體制改革帶來了不少困難和風險。

  鄒東濤說,政治體制改革如果沒有合適的“抓手”和“切入點”,很難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共十八大的召開,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翻開新篇章。十八大報告辟出專章闡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指出政治體制改革是中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積極穩妥推進”。

  報告更系統闡述了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關注中國改革的觀察人士注意到,中共十八大後的一年來,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動作迅速、效果明顯。

  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審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對國務院機構進行了調整和整合,不僅理順了政府體系內部職能、機構和運行方式,更要求政府向市場、社會放權,改善宏觀管理。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成為新一屆政府辦的一件大事。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落實。截至9月25日,新一屆政府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已達221項,極大激發了市場和社會活力。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說:“處於政治體制與經濟體制交錯結合部的政府職能轉變,正是中國新一輪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突破口。”

  汪玉凱認為,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是實現“三清”(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四權”(廢除特權、弘揚民權、約束公權、保護私權),而這些目標的實現,都跟政府自身的角色轉換、執政理念和方式的改變息息相關。轉變政府職能,可以說是抓住了問題的要害。

  另外,中國以政府職能轉變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的時機也正當時。汪玉凱認為,中國今後將進一步進入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的“結合期”,需要二者共同發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