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前扁辦主任、政治評論員陳淞山日前在美麗島電子報撰文說,不管是馬政府施政的傲慢自大造成服貿協議的政治擱淺,或者是馬英九因為缺乏自信而強行偷渡服貿協議的審查進度,如今,原本可以逐條討論、逐條表決的服貿協議審查已經轉化為“反服貿”的抗爭有理的政治局面,馬英九顯然錯估此“太陽花學運”的政治衝擊與殺傷力,再加上王金平院長站在學運抗爭與“國會”自主的立場“缺席”“總統”召開的院際會議並適時對馬英九展開政治回擊,腹背受敵的馬英九其實已經沒有多少政治籌碼可以抗衡這股不約而同的“反馬”政治浪潮。看起來,馬英九應該“體察時局、傾聽民意”對外宣布暫停服貿審查,儘速召開結合各界與產業、學生、教授代表以及各大政黨代表的“公民憲政會議”以回應學運訴求,或許才能解開政治對立僵局正常發展的公信力,回歸兩岸關係正常發展的局面。
我們認為,如何對所謂的“三月學潮”作定性分析,十分需要思考。
如果用排除法來核定,我們可以肯定,學生們的起因首先不是為了支持國民黨,其次也不是衝擊族群關係的極端意識行動,第三也不是存心要破壞社會秩序。
但是,在各種因素的干擾與滲透,甚至控制之下,學運變質了,被政客巧妙利用了,這是不容置疑的。也因此,“三月學潮”演變成為了藍綠惡鬥的工具與橋段,這是無奈又可悲的事實。
最終,“三月學潮”可能定性為支持綠營的學生為領導的反國民黨、反馬政府的小規模學生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