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6日電/日前,中央巡視組指出“廳處級領導幹部‘裸官’較多”的福建省,正在全面清理“裸官”。8月1日,福建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說,“全省廳級、處級‘裸官’任職崗位調整清理工作,已於7月30日全面完成;科級及以下調整清理,將在8月底前完成”。初步排查發現了多少名裸官?對於新京報記者的追問,福建等十餘省市均回應“具體數據不便透露”。“裸官”對於各地而言,依舊是一個敏感問題。(8月6日,新京報)
一句“身在曹營心在漢”或許能道盡絕大多數“裸官”心底的小算盤,見勢不對,馬上撤退,或許還能在走之前“撈一把”,做到“魚與熊掌能兼得”。這是某些官員的“退路”,卻是領導幹部隊伍乃至我黨執政穩定的一顆必須根除的“毒瘤”和隨時都會爆發的“定時炸彈”。從福建被中央巡視組點名批評“裸官”問題突出以後,全國其他省市大多已開展了針對“裸官”的摸底調查,老百姓對此還是喜聞樂見,拍手稱快的。但幾個月過去後,絕大多數省市都已對“裸官”數量心裡有數,那為何還遲遲不願對公眾公布數字?一個不願告知結果的摸底調查到底意義何在?
部分省市不願對外公開數字的原因大抵也就這幾個:數量過大,不敢公開;摸底不順利,反映情況不屬實,不能公開,但無論是哪一個原因,都讓人不寒而栗,不敢細想。都說“裸官是貪官的預備隊”,在社會大眾對這一問題高度重視的情況下,“裸官”數量的確敏感和棘手。數目多了害怕動搖民心,數目少了害怕被公眾質疑造假,但以上理由均不該也不能成為“無可奉告”、“不便告知”的理由。正是因為“裸官”具備較強的“隱蔽性”,單以組織著手進行從上到下的排查,或許會給一些人瞞報謊報的可乘之機,若配合人民群眾的監督和舉報,對裸官的監督排查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這也是為何“裸官數據”不能加密,必須公開的根本原因。
不掌握裸官數量,整治裸官從何談起?摸底調查只是第一步,關鍵還是對中組部《配偶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任職崗位管理辦法》文件的徹底貫徹落實,對五大崗位上的黨員領導幹部進行嚴密監督,狠刹“裸官之風”,斬斷貪官外逃的通道。我們由衷地期待各省市能早日公布掌握數據,讓一切在陽光下運轉,讓一切受到公眾的監督審視。
(作者:任評聲 來源:四川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