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網絡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12月11日電(作者 束沐)“台北超越台北”,這是蘇貞昌在2010年台北市長選戰中的競選口號。這個頗為拗口的標語在誕生之初,就被評為“不知所雲”、“一頭霧水”,甚至有人還揶揄為“蘇貞昌超越蘇貞昌”。最終,蘇貞昌不僅以十七萬票之差完敗郝龍斌,而且在衝擊2012的黨內初選中,亦不敵聲勢如日中天的蔡英文,未能實現其政治生涯的“超越”。時過境遷,在剛剛結束的“九合一”選舉中,高舉“超越藍綠”大旗的“白衣素人”柯文哲,以近25萬的不可思議的巨大優勢擊敗連勝文。當年蘇貞昌幾乎被淪為笑談的“超越”二字,在今天卻成為了現實,台北市民用選票,史無前例地打破了藍大於綠的既有格局。
學運的政治漣漪
為何台北市長期穩定的藍綠結構,在一夕之間發生驚天逆轉?用一句話似乎可以解釋,那就是柯文哲在“對的時間,遇上了對的人”。換言之,時勢造英雄,“318太陽花學運”這個大時勢,讓柯文哲成為了“英雄”,也把連勝文變成了“狗熊”。從民調趨勢來看,學運前兩人互有領先,且相差不超過十個百分點,但學運過後,連勝文的民調數據長期低迷、欲振卻乏,與柯文哲的差距不斷拉大,而選戰的結果亦應驗了民調的落差。由此可見,318學運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318學運”帶來了兩圈政治漣漪,第一圈是台灣民眾對當前台當局的兩岸政策,尤其是經貿政策投下了“不信任票”。一方面,90年代台商西進後,島內經濟結構轉型遭遇瓶頸,本土產業出現“空洞化”危機,台灣經濟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台當局又無法提出配套政策;另一方面,2008年國民黨重返執政,兩岸經貿交流的“換擋提速”不巧剛好遇上了百年不遇的次貸危機,金融海嘯衝擊實體經濟,兩岸和平紅利被不利的國際大環境所折損。故近年來,兩岸經貿交流居然給民眾“無感復甦”的印象,再加上台當局不注重分配正義,致使島內物價、房價上漲,居民實質薪資下降,青年人對未來充滿焦慮。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諸如“兩岸政商集團”、“台商赴陸賺錢回台炒房”等言論在台灣輿論界彌漫,加深了台灣民眾對馬政府兩岸政策的疑慮。太陽花學運,正是統獨爭議與階級拉鋸交互作用的結果,台灣青年人把對生活的不滿,宣洩在了兩岸服貿協議上。不偏不倚,政壇資歷尚淺的連勝文,剛好在這個時候粉墨登場,坐實了台灣青年人對其“世襲權貴”的判斷,激起了對連勝文情緒性的排斥。而柯文哲則通過對於學運的支持,收割了今年3月以來民間對於馬政府的不滿,也牢牢地把“買辦”的帽子扣在了連家的頭上。
第二圈政治漣漪,是台灣民眾對當前藍綠代議政治投下了“不信任票”。眾所周知,爆發318學運的導火索是“張慶忠30秒宣布服貿通過”的程序瑕疵,這其實是長期以來藍綠議會黨爭亂象的縮影。近十年,隨著“超級總統的雙首長制”與“單一選區兩票制”的落實,藍綠兩黨壟斷代議政治的趨向越來越強。在不少台灣民眾看來,執政黨只顧照顧財團利益、罔顧庶民生計,而在野黨卻是台前作秀、台後照樣四處籠絡資源,至此形成了“藍綠共犯結構”。因此,在一些公民團體的串聯下,從一年前的洪仲丘案、大埔抗爭、反核運動開始,島內主張“不分顔色”、“超越藍綠”、甚至是“解構藍綠”的“公民力量”開始崛起。而這種聲音的壯大,反過來也恰好迎合了台灣民眾(尤其是中產階級、知識分子與新世代選民)對於台灣“民主深化”的想象,使“公民不服從”運動水漲船高,最終在“反服貿”議題上產生大集合,一躍成為台灣政治舞台的新主角。柯文哲就在此時眾星拱月般成為了“公民力量”的代表。而連柯對決,也被描繪為舊勢力、舊思維、舊結構與新世代、新聲音、新公民的對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