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馮庸大學與抗戰史研討會 兩岸專家瀋陽交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02 00:50:32


《馮庸大學及抗戰史研討會》1日在瀋陽舉行。(中評社攝)
  中評社瀋陽11月2日電/台灣歷史學家、電視媒體政論家、媒體高層負責人和社團代表30多人,11月1日與北京、遼寧的30位大陸歷史專家學者,齊聚遼寧沈陽東北大學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馮庸大學及抗戰史研討會》。

  兩岸學者一致認為,抗戰歷史是連結兩岸人民的“骨肉之筋”,是民族感情最重要的血脈。有感於此,與會的兩岸學者最後發出共同倡議,兩岸今後要共同編寫抗戰史書,為此應盡早開放史料檔案,共同以寬廣的胸襟、更宏觀的視野,讓史實說話,向後人負責,共同寫好抗戰史,並倡議共同編寫《抗戰史綱要》,籌備成立《中國抗戰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盡快編輯出版《抗戰大百科全書》,讓抗戰精神和史實成為教育後代、警示世人的財富。

  馮庸大學是1931年由愛國抗日將領馮庸,變賣全部家產,在沈陽成立的免費招生、學習實業興國的民辦理工科大學。當時日本已經開始占領東三省,馮大的學生在校長馮庸的帶領下,在學習科技的同時還進行軍事訓練。馮校長還購買了6架飛機,供學生進行飛行訓練。

  因此,馮大也成了史上中國空軍的搖籃之一。在馮大的義勇軍中,就有來自台灣的學生。他們隨馮大的義勇軍,一起參加了淞滬抗戰與熱河抗戰,書寫了可歌可泣的抗戰史書。馮大和馮大義勇軍培養了多位國、共兩黨的高級幹部和軍中將領。

  與會兩岸學者引用大量馮大歷史及東北抗戰史、台灣抗戰史和宏觀抗戰史的史料線索,共同論證了中華民族抗戰史,始自1847年"牡丹社事件",台灣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直到1945年。近代抗戰史始於1931年的日本“9.18”侵略戰爭,隨著日本的全面侵華,到1937年從局部抗戰發展為全面抗戰。包括馮大義勇軍在內的全民族匯成了偉大的抗日‘洪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