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7日電/中國社會科學院12月28日召開“中國社科院創新工程2015年度重大成果系列發布暨智庫研究成果專場發布會”。會議發布了2015年度18項智庫研究成果。會上,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培林重點介紹了包括《2020:走向全面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研究報告》在內的12項智庫成果。
關於“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走勢分析,中國社科院科研局副局級學術秘書張曉晶表示,目前的經濟下行挑戰對政策層面產生了諸多挑戰,在經濟保障方面,要保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確保經濟增長(GDP增幅)不低於6.5%。在民生保障方面,挑戰主要包括:貧困人口,收入差距,就業等諸多問題。
張曉晶指出,“十三五”期間,應對國內外形勢,必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強供給側資源改革。首先,要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第三產業效率,提高勞動生產率,要打破壟斷,讓服務業真正開放,實現自由競爭。此外,還要促進資源的空間轉移,加快實現城鎮化。要促進區域間的資源轉移,推行雁行發展模式。要提高創新能力,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作用。
張曉晶告訴記者,“中等收入陷阱”是“十三五”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為此,我們必須堅守一條底線,即防範金融危機。他說,“如果出了金融風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不可能的。”
張曉晶提出了“十三五”的三大關鍵詞:創新、綠色、包容。這與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是完全一致的。“這五大理念不僅是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重要戰略,同樣是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重要貢獻力量。”張曉晶說,無論是三大關鍵詞,還是五大理念,都要落實到“以人為本”上,要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