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A股波動“趨零”引發三大思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24 10:22:11


  中評社北京9月24日電/周二“滬指振幅刷新十四年新低”的消息引發了投資者廣泛關注,這也將近期市場縮量和波動率日趨收斂的窘境推進了大眾視野。經過了“千股漲停”和“千股跌停”,現在又迎來了“千股橫盤”,最近的市場真的讓人無從下手。

  確實,相對於年初日內百點的波動幅度,8月以來上證綜指的日內最高點和最低點之間的差距就開始迅速縮小。9月8日剛剛以日內12.88點的振幅創下14年新低,這一紀錄隨即就在周二以11.94點再度被打破。昨日雖振幅出現了小幅回升,但依然只有14.91點,處於近期的低位水平。處在低位的不僅僅是股指的振幅,更有兩市的交投,近期持續徘徊於4000億元之下。周三滬深兩市AB股合計成交僅3517.03億元,甚至連去年最大成交額2.42萬億元的零頭都不到。如此尷尬情境不由得引發深層次思考。

  疑竇:錢為何不來

  從歷史經驗來看,窄幅波動往往對應的是資金參與意願的低迷。然而單純拿2002年8月30日0.26%的振幅來與近期比較似乎也不那麼公平,這主要是因為市場規模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交易所數據顯示,2002年8月對應A股公司家數僅1197個,兩市總市值僅為4.65萬億元;今年8月,兩市共有293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達49.16萬億元。可見,當前流動性困局其實較此前更甚。當前的窄幅震蕩與歷史上的極低振幅走勢形似而神不似,因此不能簡單的套用歷史經驗說現在就是新一輪“牛熊”的肇端。

  不過,究竟為何資金對A股逐漸呈現出厭煩甚至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情緒呢?

  一方面,隨著兩市波動率逐步收窄,市場套利空間也在迅速減小,日內交易難度急速增加,進而導致了場內活躍資金的流出,以及場外本就在觀望當中的資金繼續裹足。在場內資金離場和場外資金不馳援的雙重夾擊下,“今日領漲明日領跌”的熱點“一日游”的出現似乎也就在意料當中了。這進一步又導致了市場活力的逐步喪失,繼續留作場內存量資金的機構和散戶只能被動選擇“僵屍化”,此前受到市場廣泛關注的“漲停敢死隊”等活躍資金現在已幾乎鮮有出沒。這些又會繼續加劇市場波動率的降低,資金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當中。

  另一方面,在市場內部循環資金逐步縮水的同時,對於資金的“抽血”也遠未停止。截至本周四,今年以來,兩市已經迎來了119只新股上市。而且就在發行擴容的同時,債轉股、減持等也在持續對A股活躍資金構成分流。這都讓本就缺錢的市場顯得愈發捉襟見肘。

  深思:成熟≠無彈性

  有投資者或許會說,上證綜指波動率趨零與權重股本身波動率較小有關,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近期連原本一向在市場中最活躍的創業板指的波動率也出現了急劇收斂的情況。據Wind資訊數據,在周二跟隨上證綜指以13.70點創下階段日內振幅階段低位後,昨日創業板指的振幅進一步收窄至12.71點,刷新了2014年11月18日以來的新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