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3日電/從2013起,中國高校社會科學領域掀起了“智庫熱”。仿佛整個高校的社會科學的主要任務都是變成智庫,或者至少“編成”智庫。
毫無疑問,面對一個複雜且變化急劇的世界,任何一個現代國家都需要智庫。因此,智庫存在的必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問題是,把建設智庫作為高校社會科學的一個主要職責是否恰當,當下的做法是否妥當。
首先,我們許多的社會科學家都沒有受過良好的社會科學分析方法訓練,主要靠看看報紙、大參考、弄點真假不分的情報,然後歸納、類比、拍拍腦袋就開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了。如此產生出來的東西,質量實在是不能讓人放心。很多時候,政策咨詢建議報告不過是被逼無奈、凑出來的東西,甚至是一堆“假裝是知識”的垃圾。
其次,在如今的“智庫熱”中,大家只講是否獲得了批示和批示的數量,而不講政策建議正確與否。可是,錯誤的政策建議如果得到批示,豈不是比沒有獲得批示更加誤國誤民?到目前為止,大家好像都假裝這個問題根本不存在。
再者,智庫的工作基本不需要公開發表,主要是內部報告或者討論。如此,一個人可以沒有太多依據,只要筆杆子和嘴皮子厲害,腦子活絡點,就可以混智庫的江湖。“智庫熱”因此給了許多不想做扎實研究,只想弄個領導批示然後就能夠平步青雲的人士提供了很大的機會。如果搞定一個批示就可以升官發財,那誰還會去做扎實的研究?
這些因素叠加後的結果就是:高校的社會科學不僅不會因為“智庫熱”而提升,反而會下降。等到“智庫熱”過後,留下的就只是一地雞毛。一方面,老師不僅沒有精力靜下心來跟蹤學科前沿並做好的研究,甚至連仔細坐下來想想研究問題的時間都沒有。另一方面,學生也是悲催的。他們不僅要經常被老師抓差去整理一些所謂的信息和資料,還要被抓差做各種各樣的會務、會議記錄和整理。真正讀書、學習方法和重要文獻以及思考的時間則被大大壓縮。
說到底,“智庫熱”還是折騰中國的高校,特別是高校的社會科學。中國高校的社會科學本來就是相對落後的。幾年“智庫熱”之後,絕大部分高校的社會科學大致又回到讀歷史和經典的老套路上。本來可以進行相應的學理訓練(研究問題,文獻、方法)的時間,就這樣被白白浪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