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 |
中評社台北2月24日電/司法改革是蔡英文在去年五二0就職演說中提及的改革工程之一,她說:“我們的司法已經失去人民的信任”,而且“司法必須回應人民的需求,不再只是法律人的司法,而是全民的司法。司法改革也不只是司法人的家務事,而是全民參與的改革”,因此她宣示在去年十月就要“召開司法“國是會議”,透過人民實際的參與,讓社會力進來,一起推動司法改革。”
中央網路報今天社評說,現在,司法“國是會議”已經上路,但我們對改革的結果以及影響實難以寄予任何期待,因為這一次的司法改革是因不正,手段亦不正,又如何可能果正呢!
蔡英文說司法已經失去人民的信任,這句話說得太重了。如果真是如此,恐怕台灣早就鬧革命了。司法在民眾的心目中,信任度的確不高,也的確需要改革,但蔡英文的說法只是假人民之名以取得司法“國是會議”的正當性而已,因此,蔡英文才會以人民的司法作為司法改革的主軸。然而,誠如施明德先生所言,不論是國家的司法或人民的司法,都是不正確的觀念,因為司法的兩個核心概念是正義與獨立。
蔡英文親自擔任司改的召集人,等於是將手伸進了司法的領域,因此前“司法院”副院長蘇永欽才會以辭職表示抗議。這就是所謂的因不正。
司法本身重視的是程序正義,但司法“國是會議”本身卻視之如無物。如果司改被質疑是黑箱作業,被法官協會譏諷是玩假的,包括議題的決定、委員的推選等等,都無法令人信服,其結論又如何有公信力。從程序正義的角度來看,這豈不是極大的諷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