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日電/陳忠海在《中國發展觀察》撰文指出,現代智庫從誕生到現在只有100多年的時間,但從廣義角度看,它其實有著更悠久的歷史,中國古代有關“智庫”的理念與實踐就十分豐富。
把有智慧的人集中起來,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這其實就是智庫建設。在文明初創時期,人們對老人的智慧更加看重和依賴,《荀子》說“養老長幼,持之而後存”,意思是能否將老人的智慧應用於治理國家很重要,它事關國家存亡。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普遍建立了養士制度。戰國時信陵君、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等各有3000名食客,其中就包括由策士們組成的“智庫”。
這一時期最負盛名的智庫類機構當數稷下學宮,它創建於齊威王初年,是官辦機構,因位於齊國國都臨淄的稷門附近而得名。稷下學宮有教學的職能,但更強調“招致賢人”,先後匯集了天下賢士上千人,包括孟子、荀子、淳於髡、鄒衍、申不害、季真、尹文子、魯仲連等,其中荀子3次擔任學宮之長。大家在一起爭鳴、論辯,提出治國方略。齊國對這些知識分子很尊重,允許他們“不治而議論”,使該學宮具備了教育和智庫的雙重職能,不少知識分子享受著“上大夫之祿”。
秦朝建立了博士制度,漢朝沿襲其制而加以完善。根據《漢書》記載,成為博士的主要條件是“通古今”,其職責是“國有疑事,掌承問對”,其品秩為六百石,與縣令相當。一般情況下朝廷設有博士數十人,由他們組成的“智庫”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了。(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左明仁 摘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