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31日電/證券時報發表該報記者孫璐璐文章稱,央行行長易綱近日談及利率並軌,所釋放的信息讓市場對下一步利率市場化改革路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一方面,易綱稱可研究不再公布貸款基準利率;另一方面,也透露要深入研究存量貸款合同切換的問題。本月中旬央行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提到,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目前的重點是推動貸款利率“兩軌合一軌”,並進一步培育市場化貸款定價機制。報告還充分肯定貸款基礎利率(LPR)報價機制發揮的作用,政策信號比較明確。
利率並軌在年初就被列為央行2019年重點推進工作之一。結合上述來自央行的聲音可以看出,未來利率並軌大概率會先從銀行貸款端開始,貸款基準利率將逐步取消,轉而讓LPR進一步發揮其對銀行貸款市場化定價的參考作用,逐步提高政策利率對貸款利率的傳導效率。
眾所周知,雖然我國貨幣市場利率已經實現市場化,但大部分存貸款依然根據基準利率定價,導致貸款利率對市場利率變動不敏感。市場利率與存貸款利率的割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特別是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顯現、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需求繼續下降的背景下,利率雙軌制的弊端顯得尤為突出。
但是,貸款利率並軌並非簡單用LPR代替貸款基準利率。自LPR發布以來,其走勢就與貸款基準利率基本一致,對現存的貸款利率定價機制的參考作用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貸款利率並軌也需要漸進改革LPR的形成機制,使LPR與市場利率而非貸款基準利率更緊密地聯繫起來。
當然,短期內LPR走勢與貸款基準利率貼近也有一個好處——便於利率並軌初期的存量貸款合同切換。截至4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超143萬億元,且貸款合同幾乎都參照基準利率定價,基準利率的過快切換將會給整個金融市場帶來震蕩。在利率並軌初期用LPR替換貸款合同中貸款基準利率,會大大降低利率變動對市場造成的波動。
從央行多次表態看,LPR可以成為貸款利率向市場利率貼近的過渡,其角色和定位也會不斷發生變化。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繼續推進,未來實體經濟的貸款定價基準將逐步分化,如大型企業由於在債券市場發債融資更有優勢,其融資成本將更貼合市場利率的變化;相比之下,由於LPR的調整不如市場利率靈敏,其在個人和中小微企業貸款上的應用上或許更為廣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