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軍元級常規潛艇。(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6月18日電/6月19日,美國加強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的新規定正式生效。美國商務部長古鐵雷斯15日發表聲明稱,新規定是希望“可以在複雜的中美貿易關係中取得平衡”,也是為了保障美國的“國家安全”、美國出口貿易商和就業者的利益。他說,新規定可以讓美國公司更容易和已獲授權的客戶進行交易,同時又能防止中國獲取能夠用於軍事現代化的美國高科技產品。美國的一些商業組織表示,美國商務部此舉是把雙刃劍,它在割傷別人的同時也傷害了自己,許多美國公司將因此喪失中國市場。
授權部分“獲信任客戶”
美國彭博新聞社報道稱,新規定有31個新條款,受限的商品包括飛機及飛機零部件、航空電子、防空設備、慣性制導系統、激光、水底攝影機、推進器系統和個別電訊儀器等。美國商務部稱,有關名單是由商務部和國防部的專家就用作軍事用途的專案所擬定的。
但新規定也同時授權部分中國“獲信任的客戶”無需每次購買高科技產品時都申請許可證,它們可以更容易購買到美國的高科技產品,條件是這些“獲信任的客戶”不能和中國軍方有聯繫,同時必須要接受美國政府的“監督”。“獲信任的客戶”名單將於今年7月公佈。按照美國商務部官員解釋,成為“獲信任的客戶”的標準是必須要有良好的交易記錄,比如從沒把民用產品用作“非理性用途”。
此外,新規定還將令“獲信任的客戶”更容易購買電子儀器、半導體和化學品等,但要求出口商監督產品可能出現的轉手銷售,以避免這些產品進入中國的軍事領域。美國商務部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說,美國允許中國“獲信任的客戶”購買高科技產品的做法,“是為了促使中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與國際社會接軌”。
再次強調對中國軍力的擔憂
新規定宣佈後,美國媒體在最快的時間、用顯著的篇幅進行了報道。美國媒體普遍認為,美國採取這一舉措主要是為了遏制中國的軍事發展。美聯社稱,新規定是美國向中國政府施壓的一部分,一方面希望可以借此減少美國在中國的貿易障礙;“另一方面是美國表達對中國一直隱瞞實際的軍事支出不滿”。
美國資深外交家約翰•特卡奇克在美國傳統基金會最新出版的期刊上撰文指出,15年前美國情報部門認為,中國軍隊與西方的差距有20多年。但自今年1月中國用導彈擊落一顆廢棄衛星後,這種看法有所改變。在過去的5年裏,“中國擁有了超級靜音、柴電潛艇,使其潛艇總數達55艘。現在人們還懷疑,中國正在發展更先進的潛艇。”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國務院負責亞洲事務的副部長助理理查•勞利斯上周在國會作證時表示,中國軍隊一直隱瞞其軍事支出,其中包括隱瞞可破壞美國太空行動的計劃。他在向國會遞交的年度報告中說,中國今年的實際軍費開支為1250億美元,遠遠高於官方公佈的400多億美元。“中國正在實現軍隊現代化,中國軍隊已經擁有了更先進的導彈、潛艇、飛機,這不得不使美國把中國視為‘威脅’。鑒於此,美國在和中國打交道時,必須防止中國獲得能作為軍事用途的先進技術”。
將使美中貿易逆差進一步加大
路透社的報道表示,新規定醞釀了兩年才出臺,商務部最先將27種高科技產品列入限制名單,最後將數位減至20種,其目的是為了限制中國把民用和高科技產品用於軍事目的。
美國彭博新聞社的報道說,這些受限產品今後如果要想向中國出口,必須要首先得到美國商務部的批准,這一規定無異于關上了出口大門,由此引起的後果之一便是將造成美中貿易逆差進一步加大。
該報道透露,最近幾個星期,美國電腦軟體、航空和其他企業的代表紛紛向商務部反映,新規定將起到相反的作用,使美國出口商蒙受損失,使美中貿易關係更加緊張。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外貿委員會對商務部抱怨說,新規定將使它們的對華出口受到不公平的傷害,因為日本和歐洲的競爭對手並不受新規定的限制,況且中國實際上已可以在自己的市場上獲得許多受限制的產品。
美國違反市場經濟規律
環球時報報道,對於美國商務部的新規定,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李向陽告訴記者,在美中貿易呈現逆差的情況下,美國提出的“貿易平衡”理由不成立。中美經濟有很強的互補性,美國的優勢在於高科技和資本密集型產品,中國的優勢則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這種互補性本應沿著正常面運轉,但美國卻打著“貿易平衡”甚至“國家安全”的旗號加強限制高科技產品向中國出口,這是完全違反市場經濟規律的。
其次,這反映出美國國內對中國存在冷戰思維的利益集團勢力還很強大。其真實動機是限制中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第三,從新規定公佈的時機來看,這一方面說明在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後,美國國會的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另一方面也與美國2008年大選有關,“這是共和黨為迎合國內對中國持敵視看法的利益集團而做出的一種姿態”。
中華美國學會常務理事周世儉說,這一新規定的結果必然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說,美國加強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的限制,歸根結底是政治原因,尤其是美國右翼勢力,不願意將高科技產品為中國所用,害怕中國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