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今年公務接待費財政撥款預算增加百萬一事,國家文物局固然可以稱,7個“朋友”因故未來,造成去年的預算沒有花出去。可疑問依然存在:一者,去年的“朋友”沒來,今年預算內的朋友為什麼就一定“一個也不會少”?二者,7個“朋友”沒來走動,就省下了100多萬人民幣,這個標準究竟是低還是高?
按文物局的說法,2010年國家文物局公務接待費預算為152.87萬元,今年這項費用的財政預算為151.85萬元,這1萬餘元的差異即為“略有核減”的實質。這裡就帶來幾個問題:預算多了,就說今年情況有變,那麼,上年度的決算執行情況對下年度預算還有什麼指導意義?如果不能將具體執行標準與內容晾曬出來,減一萬或者五千都叫“節約”,如此管控“三公支出”又能有多大的價值?
其實按照國務院制定的時間表,中央部門應於今年6月公開“三公”經費情況。除率先公開的科技部外,中國工程院遲到一周,即便加上時下的財政部等,也才寥寥數家,而其他中央部門對此承諾則紛紛“爽約”。“爽約”一是說明“三公數字”的“水之深”已不是傳說,二則足見公共監督一旦抵達“敏感”區域就顯得殊為困難。
網友一針見血地說:“三公數字”之所以那麼遲滯,主要還是那點小心思———“數額大了怕嚇著老百姓,數額小了怕連自己都不信”。財會制度又不是什麼高科技,各單位無人敢說自己的錢賬不透明。既然不是什麼技術問題,就是態度問題了。數字不難,難的是怕公眾窮追猛打下去。數字是引線,一旦點著,失範的權力就有了被究責的風險。
比較而言,起碼文物局還有個回應。但依附於回應的這種“加減法”,又顯然充滿自由裁量的意味。“三公支出”公開僅僅是第一步,如何讓每筆數字都能令公眾信服,這不能只聽當事部門自說自話,而應由審計說話、對數字作出績效解釋。(時間:7月11日 來源: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