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人大代表方明其實還說了很多內容,不過那些話已被憤怒的爭論聲掩蓋。聯繫其前後話語冷靜想,不能說都對,但也並非全無道理。其實,從社會進步的角度講,相距一個現代公民所需要的全部素質,中國國民的確有很多需要教育的地方。就此而言,方明也算是看出了一些問題,但卻還是犯了“錯誤”。
方明代表首先錯誤地套用了“教化”這個很不討喜的詞。“教化”,最早出現在儒家教育理念中,而儒家思想數千年來服務於封建統治者以加強政治管制,從而“對立”於百姓,方明在政府議事場合使用“教化”二字,自然很容易被聯想到封建管束,從而造成與人民情緒上的對立。
方明代表還錯在沒說清楚:教育公民的權力究竟在誰的手上。囿於傳統觀點的根深蒂固,人們一般都會認為是政府的責任,以及學校的責任。但在傳統教育已備受批評的當下,一個教師大言不慚地說教化人民,的確給人狂妄過度之感;而在傳統管理體制向現代服務體制轉型的當下,一個人民代表不加分辨地說要教化人民,尤其令人反感。
方明代表沒想清楚“誰”才是教育人民的主體,人民其實是渴望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貿然說政府教育人民肯定容易遭至詬病。這種精英管理思維,其實將政府天然地從“素質”上與人民對立起來。但實際上,民主制度下的政府也是由全體公民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他可以創造教育的條件,但政府工作人員身為人民之一員,也是需要教育的客體。如同方明作為教師,相對學生也不天然具有全面知識優勢,老師也可能從學生身上學到東西。如此邏輯下來,其實全社會的人都既是教育的主體又是教育的客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