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權力魔力無限輻射的當下,附加於權力之上的官員題字就像整個社會的“晴雨表”,其存廢總是耐人尋味:當官員在官場如魚得水時,其題字便是許多人崇拜和仰慕的對象,而一旦官員落馬,曾經“價值連城”的“墨寶”便會在一夜間從金子塔尖跌至塔底。
官員“墨寶”過山車似的命運,其實只是權力擴張過程中的一個簡單注腳。熟悉其運行邏輯的都知道,不管是曾經“揮毫潑墨”的官員,還是當下急於鏟掉字跡的當事單位,當初他們並不是想通過題字來發揮文字本身的固有內涵,而是各有各的算盤。官員想通過這種“高雅”的方式來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獲得“青史留名”的心理快感,甚至以此為斂財手段。而對於被題字的單位來說,邀請重量級官員為自己題字,既有利於拉近自己和高層權力的關係,還可以提升單位的社會影響。這種心照不宣的配合,使得官員題字便從一個文化現象異化成了權力現象。
在這樣的語境中,當官員落馬,其手中的權力被清空時,那些曾以“墨寶”為榮的單位領導,便像熱鍋上的螞蟻,為清除官員手跡而大傷腦筋。這種急於撇清,忙著表態站隊的做法,折射出當事人權力觀念的扭曲和病態。因官員落馬就去鏟除那些只有文化意義的題字,不但沒必要,反倒從側面證明了自己的淺薄與狹隘。退一步講,即便官員題字會因他的落馬而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那我們何不將其當成社會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的反面教材呢?
鏟除落馬官員題字,正印證著當事單位對待權力的不正常心態,也測試著整個社會對權力異化的內心成色。要根除這類亂象,就必須摒棄社會對待權力的曖昧和乞憐心態,更需要制度去打破當下權力的輻射格局,使得權力擁有者和民眾之間,不再存在利用和被利用的利益關聯。(來源:信息時報 作者:張劍 本文略有删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