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4名留守兒童生前居住的房屋(6月11日攝)。 |
據澎湃新聞網報道,6月11日,針對“4留守兒童疑似在家中喝農藥自殺”一事,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區委宣傳部負責人向記者確認,基本確定系服用農藥死亡。另據媒體現場報道,房屋裡有兩編織袋的臘肉,有玉米,晚飯不僅有飯還有湯、菜。
又是畢節!4名留守兒童服農藥自殺的新聞,再度勾起人們悲傷的記憶。2012年11月16日,畢節市5名兒童在下著冷雨的夜晚,躲進垃圾箱生火取暖,結果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這一次,4名兒童之死或許并非早前媒體報道的那樣,乃是因為沒有飯吃才自殺——據村支書介紹,孩子們的父親今年4月還寄來700元錢,警察現場發現的銀行卡也顯示,低保金結餘3500餘元。不過,這些孩子孤苦無助的生活狀況,卻是毋庸置疑的。
即便如村幹部所言,孩子們其實并不缺糧,也不缺錢,甚至還有幾十斤臘肉,然而,兄妹四人相依為命的現實卻很難有根本的改變。要知道,這幾個孩子,最大的才14歲,最小的只有5歲。別人家這樣年齡段的孩子,還在向父母撒嬌,而他們,卻過早地獨立生活,承擔起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重負。
他們最缺的也許不是維持生命必需的吃喝,卻缺乏最基本的照拂與關愛,缺乏一束明亮的光穿透生活中的層層霧靄,照亮他們枯寂的人生。而這些,他們的父母家人很難給他們。外出打工的父親已經失聯,即便聯系上了,似乎也很難長相厮守;母親也早已外出,杳無音訊;隔輩人的外公外婆也無力撫養他們。
這些孩子與這個社會的聯系是如此脆弱,他們的生存基本上處於一種孤立的原子化狀態,無依無靠,無人問津,直至生命終結。
曾記得,2012年5名兒童中毒死亡事件發生以後,畢節市曾承諾對全市留守兒童逐一排查,設立留守兒童關愛基金,市、縣(區)財政每年拿出經費約6000萬元用於保障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并采取“一對一幫扶”方式;教育部等五部門也發文,要求建立16歲以下留守兒童登記制度,以保障將其納入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不能不說,這些承諾了的措施針對性很強,若能落實到位,確實可以給當地的留守兒童一個依靠。然而,從眼下4名兒童自殺的情形看,所謂的“逐一排查”、“一對一幫扶”,更像是當地應對危機做出的官樣文章。
這一事件曝光以後,很多網友都在追問畢節市,政府拿出的那6000萬專項資金花到哪裡去了?其實,除了資金投放的效果,更值得關注的是政府有沒有切實負起關照孩子的責任來,有沒有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避免孩子們孤苦無依。
數據顯示,全國目前有5000萬留守兒童。關愛留守兒童,父母應當負起責任,對孩子的愛不僅只在物質需求,也要給孩子精神的支撑和慰藉。與此同時,政府和社會也要分擔起責任,而讓每一個孩子免於困厄、免於瀕臨不測的災難。(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