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僵屍肉”:別再讓公衆霧裡看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5 14:07:15


  最近,有一種肉成了人們持續關注的焦點,即“僵屍肉”。最初的報道源自新華社:“70後”豬蹄、“80後”雞翅……一些“年紀”三四十歲的“僵屍肉”通過走私入境,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宵夜攤、餐廳。試想,你在大排檔擼的串兒,可能是比你“歲數”還大的肉做的,這樣的新聞讓人有些毛骨悚然。

  7月9日,有人發文質疑“僵屍肉”報道的真假。7月12日,新華社發文回應稱,稿件真實、客觀、專業,相關調查花了近一周時間。同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在官方網站上發布“關於打擊冷凍肉品走私、維護食品安全的通告”,通告稱“在今年查獲的走私冷凍肉品中,有的查獲時生產日期已達四五年之久,對所有查獲的走私冷凍肉品,海關均依法予以銷毀”等。

  這份公告可以證明過期冷凍肉品的存在,但對所謂“僵屍肉”的是非曲直恐怕還不能作出一個判斷。

  從6月23日新華社有關“僵屍肉”的報道刊發至今,20天過去了,相關信息發布仍給公衆一種霧裡看花的感覺。

  比如,關於“僵屍肉”的年份問題至今說不清楚。是三四十年前冷凍至今的肉叫“僵屍肉”,還是只要過了正常保質期(業內專家稱為1年)的肉就可算“僵屍肉”?過期兩三年跟過期二三十年相比,雖然都屬過期,但給公衆的直接感受還是差距較大。從媒體的追蹤來看,國外過期冷凍肉走私進我國,通過完整的利益鏈最終流入市場、端上餐桌應屬事實,這一點海關總署發布的相關通告亦可佐證。只是,對於過期冷凍肉與“僵屍肉”之間是否可以完全畫上等號,“僵屍肉”只是一種形象說法還是業內已經達成共識、有一定的判斷標准,公衆不得而知,相關部門也未給出明確說法。

  還有,關於“僵屍肉”的保存成本問題,專家說法不一。按照,有些“泡椒鳳爪”、豬蹄之類是一些國家的戰略儲備肉,有的已經儲備了幾十年。於是,不少人有疑問:冷凍幾十年需要多少儲存成本?相關專家的表態各不相同,有的算了一筆賬,說目前的冷庫保存成本并不低廉,約合每年每噸2190元~5475元,因此“僵屍肉”的存在并不經濟。有的則表示,戰略儲備都是國家掏錢補貼,沒什麼成本,反正到期也要處理掉,能賣出去是降低損失。若真是走私而來,儲存的成本應該在國外而非國內,所以低價對國內商家來說是種誘惑,問題是,國外會把肉存這麼久嗎?這同樣需要相關部門釋疑。

  對真相的追問、爭辯是好事,但不能掩蓋了走私過期凍肉的實質問題。從食品安全的角度,除了過期肉的年頭,人們更在意的是它的品質以及對食用者的健康影響。對此專家的看法倒頗為一致,即過期就會變質,儲存轉運過程中會滋生各種細菌甚至可能帶有瘋牛病、口蹄疫病毒等。

  進而言之,如果說走私過期凍肉可以形成產業鏈、利益鏈,那麼其他進口食品、商品是否也存在過期後廉價銷售的可能?國人對進口食品的信任和依賴無需贅言,但此番“僵屍肉”事件之後,消費者顯然應該多注意識別。

  過期凍肉也好、“僵屍肉”也罷,公衆需要更權威、更有針對性的信息發布,而不是霧裡看花一般。既然這其中的運作方式、利益鏈條,相關部門已經有所掌握,那麼接下來,就應該更精准地研究、部署監管和整治方案,阻斷各種過期偽劣甚至有毒有害食品通往餐桌的路,這也是相關部門在保障食品安全問題上應盡的義務。(來源:工人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