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麗江古城(資料圖) |
開年以來全國輿論曝光度最高的地方是哪?答案大抵非麗江莫屬:女游客挨打遭毀容、多人在餐廳催飯被打、副省長疑似在當地被強迫購物、被三部委重點督查、被國家旅游局嚴重警告等,令其頻頻“霸屏”旅游新聞板塊;原以為“負面新聞”頻至後,當地運勢會否極泰來,結果“古宣發布”又懟網友,宣布了“事情還沒結束”。
在否認回複網友“你最好永遠別來!”的不當言論是內部人所為後,27日古城區區委對古城區宣傳部副部長和儉、外宣辦主任李國璋采取停職檢查,并進行黨紀立案。
涉事官微懟網友,懟出了一個傳播節點,但在該事件上,公衆最擔心的不是懟本身,而是懟之外的輿情應對失當,還有當地部分人可能存在的“不服”心理。這不單指此事,更是指當地有的公職人員面對問題、應對輿論的態度——秉持著鴕鳥心態加死撑姿態,對自身問題不予承認、對外界批評特別抗拒。
這類態度未必體現在明面的官方表態上,卻會顯現於某些人的潛意識中。TA們會覺得上級主管部門和輿論在把小事放大,覺得問題不在當地自身,而在於外界的刻意針對、醜化。比如當地某官員,就寫詩諷刺曝光其醜聞的記者是“叮有縫雞蛋”的蒼蠅。
這份擔心也在某些方面得以印證:比如,前不久“雲南麗江警方”官微也曾轉發指責被打毀容女游客放蕩的網文,稱其“值得同情嗎”,一時間引發軒然大波。之後該官微先是稱微博登錄異常,直指有微博假冒其名義。可舊質疑未撇清新質疑又來——爭議內容并非發在冒名微博上,當地警方嗣後又承認系宣傳民警轉帖轉錯地方,并對其處理。這次“古宣發布”上的不當回複,在涉事官微剛對國家旅游局處分表態“將接受廣大游客的批評和意見”的節點上發出,確實詭譎,但願這次別重蹈覆轍,倉促否認後迅速被“打臉”。
可以肯定,無論是指責被打女游客、懟網友,還是罵記者蒼蠅,都反映了當事人扭曲的三觀。而當地許多輿情應對,沒達到“滅火”之效,反而成了“火上澆油”:有些溫吞或回避乃至強行辯解的態度,讓人覺得缺乏反思應有的誠懇。可錯就是錯,直面問題、幹脆地認錯,遠比強行辯解要好。在自媒體時代,“福爾摩斯症”附體的網友們“挖墳”、取證能力極強,輿論監督的無影燈效應被互聯網加固,逃避或應付終究於事無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