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兼台港澳研究所執行所長嚴安林(中評社圖片) |
中評社上海2月24日電(記者 黃博寧)備受兩岸媒體以及民眾高度關注的“張王會”(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與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於本月中旬結束。就張王會的意義以及相關問題,中評社採訪了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兼台港澳研究所執行所長嚴安林。採訪期間,嚴安林向記者透露了他作為上海13名學者之一與王郁琦座談的情況。
張王會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成果,也是現實需要
嚴安林表示,張王會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產物。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走上了和平發展的軌道,並在堅持“九二共識”及“反對台獨”方面取得了高度一致。尤其在2013年,兩岸之間的政治互動與政治互信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去年年初,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走春訪友”訪問北京;4月份,習近平會見時任“副總統”蕭萬長;6月份,習近平會見代表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到北京訪問的吳伯雄,雙方就“一個中國框架”達成共識;10月份APEC期間,習近平再次與蕭萬長見面,期間張志軍與王郁琦有5分多鐘的“寒暄”,張約王到大陸走訪。
嚴安林表示,去年的這些良性互動是兩岸關係發展的結果,也是兩岸關係互信的產物,構成了本次張王會成行的條件。
與此同時,張王會又是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從本次張王會設置的兩會互設常駐辦事機構、媒體常駐、加強對到對方去求學學生的保障、經濟合作以及文教科技合作的五項議題可以看出,這些都是雙方亟需解決的問題。
雖然兩岸之間有兩會(海協會、海基會)的溝通機制,但兩會的協商是事務性的協商,而上述五大議題需要政策上協調一致。這就要求雙方主管機構搭建常態對話平台,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並排除政策性的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