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文端表示,不了解國情,沒有資格批評“一國兩制”。(中評社 孫儀威攝) |
中評社香港3月5日電(記者 李仕奇 孫儀威)去年在香港持續79日的“佔領運動”以學生團體為主導、以青年人為主體,“港獨”的觀念也漸漸在一些青少年間蔓延,令中央和港府在後“佔領”時期愈發重視年輕一代的教育及發展問題。正在出席“兩會”的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盧文端在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現時有些青年人在社會裡看不到出路,又對國家的瞭解不足,就把所有的問題歸咎於“一國兩制”出了問題,別有用心的人借機在年輕人中兜售“港獨”觀念,有必要引起社會的警惕。
盧文端昨日在“兩會”港澳政協委員聯組會議上討論有關香港青年人的教育問題時建議,希望中央統籌在內地設立“香港學生國情教育基地”,並安排內地100所著名大學各拿出50至100個名額,至少可以吸納五千至一萬名香港副學士畢業生。他在專訪裡解釋指,這樣做不僅能夠解決副學士的出路問題,更能吸引更多香港學生到內地接受教育,讓青年學子看到祖國的關愛和支持,增加對國家的認同。
盧文端認為,內地早在回歸前就辦過多次國情教育研習班,但對象多是公務員和紀律部隊,因此提出“國情教育基地”的概念。他說,為了適應越來越多香港學生前往內地交流學習的需要,有必要在內地設立“香港學生國情教育基地”,由專門的機構負責,既可以讓香港青年人去北上廣等大城市領略祖國發展的速度,又可以到井岡山去瞭解革命精神。“愛國不是有罪的,是天經地義的,香港不適應也要適應,不然會出大問題的。”盧表示,此舉可能會被泛民主派說成是洗腦,“但這沒辦法,香港的年輕人有必要瞭解國情。有的人連國情都拒絕了解,何來資格批評‘一國兩制’?”
“佔領運動”過後,香港社會對於“多加瞭解國情”的呼籲不絕於耳。盧文端引用香港青年協會的《香港青年趨勢分析》稱,15歲至39歲的青年人中,對中國人身份認同感的比例從2009年的74%,大跌至2012年的40.7%。他認為,對國家的認同感在近年間出現大幅波動,原因在於回歸後出生的這一代香港年輕人,比其父輩少瞭解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