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文玫對於兩岸三地的拍賣市場,做足了功課。(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桃園6月5日電(記者 黃文杰專訪)國民黨“立委”陳學聖“國會”辦公室副主任游文玫表示,她投入藝術品拍賣官之後,開始研究兩岸三地的拍賣市場,才發現台灣原本拍賣市場十分健全,無奈的是台灣的稅制,導致台灣的拍賣公司收不到好作品,她憂心台灣可能進入“死亡交叉”。
游文玫,台灣南投暨南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博士、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長期跟著陳學聖,從最早陳學聖在台北擔任“立委”,就開始擔任“國會”助理,陳學聖後到桃園縣府擔任文化局長,游文玫也跟著文化局擔任機要,現在陳學聖“國會”辦公室副主任、財團法人台灣生命力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輔仁大學文化創意實務講師,最新頭銜是“藝術品拍賣官”。
她說,兩岸三地拍賣市場,大陸是有“拍賣法”完整規範,拍官也要考照,大陸拍賣法是把所有拍賣行為活動,全都納入規範,台灣幾乎已經分流,好比農產品有農產品拍賣,魚貨有魚貨拍賣,法拍也有自己的法拍,以台灣的藝品拍賣來看,跟大陸拍賣概念還是不盡相同。
游文玫也提到,從台灣拍賣會上磨練,接著登上香江拍賣會場擔任拍官,每次都是重要學習,但也漸漸看到,兩岸三地甚至華人世界拍賣市場的消長。
她說,先前跟著“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產經研究室,接受台灣“文化部”委託研究台灣藝術與拍賣市場產業的稅制合理化,愈看愈憂心台灣的競爭力。
簡單以2000年到2014年,新加坡、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四個華人地區,拍賣市場的“成交總件數”以及“總金額”比例來看,2000年以前,台灣因為經濟實力強,加上大陸許多珍貴文物外流到台灣,台灣拍賣市場十分活躍。
游文玫說,2000年2001年蘇富比和佳士得拍賣公司,相繼撤出台灣市場前往香港,關鍵在於台灣對於藝術拍賣的課稅模式,不僅稅制高,收藏家每年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身分也被迫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