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眺夜色中的鼓浪嶼(中評社 秦正陽攝) |
中評社北京11月6日電(記者 秦正陽後續整理報道)“鼓浪嶼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嶼遙對著台灣島,台灣是我家鄉”。提起鼓浪嶼就不禁讓人內心唱響這隻熟悉的旋律,鼓浪嶼是福建廈門的第三大島嶼,因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而得名。
近代列強西來,廈門成為通商口岸。由於鼓浪嶼地理位置優越,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大批外國殖民者選擇鼓浪嶼作為居住地,並在島上建造學校、醫院、教堂、書局、領事館及公館別墅。許多華僑歸國後也選擇鼓浪嶼作為落腳點,興建離宮別館。因此大批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在鼓浪嶼被完好保留,成為萬國建築博覽會。富裕的知識階層在此聚集,對藝術的追求也使鼓浪嶼成為音樂沃土,音樂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
記者在10月底來到鼓浪嶼,從廈門國際郵輪中心上船,抵達鼓浪嶼內厝澳碼頭。由於登船時天色已晚,因此在島上欣賞了一番海島夜色。鼓浪嶼平常季節客流量高達2萬,旅遊旺季達10萬以上,可見想要來鼓浪遊玩並不容易,看人還是看景成為了難以解決的問題,好在晚上登島雖然無法參觀業已關門的眾多經典,但免去了人多嘈雜的麻煩。再暗夜中靜靜地走在鼓浪嶼石板路上,體驗本屬於海島的慢生活。
鼓浪嶼不少老房子年久失修、無人居住,危樓聳立仿佛驚悚片鏡頭。而有人居住的老樓在黑暗中即便透露微弱光芒,也讓人心生暖意。穿過龍山洞來到最熱鬧的龍頭路上,許多知名店鋪仍為打烊,眾多遊客仍聚集在此不知倦意,更有甚者會選擇在鼓浪嶼的洋樓中居住一夜,做了一夜這海島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