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漁會總幹事蔡月嬌:澎湖命脈三大隱憂!
http://www.CRNTT.com   2018-10-04 00:17:17


蔡月嬌。(中評社 楊騰凱攝)
  中評社澎湖10月4日電(記者 楊騰凱)澎湖縣由90個大小群島組成,漁業與觀光業是當地兩大經濟命脈。澎湖區漁會總幹事蔡月嬌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澎湖漁業正面臨著資源漸漸枯竭、年輕人不願投入漁業,以及政府嚴格管制卸魚的問題,成本高漁獲少,討海越來越辛苦,澎湖漁船數量從全盛時期的5千艘,現在只剩1千到2千艘。

  中評社記者9月25日至28日前往澎湖採訪,並尋訪與兩岸有關的歷史記憶。

  蔡月嬌為1959年生,1990年進入澎湖區漁會服務,從基層雇員做起,後來一路升為助理幹事、幹事、總幹事,漁會工作資歷長達28年。

  蔡月嬌表示,澎湖就是以漁業立縣,特色魚產包括丁香魚、馬糞海膽、章魚等,澎湖區漁會則是澎湖最大的人民團體,會員有2萬多人,澎湖區農會大概只有6千人左右。

  蔡月嬌告訴中評社,澎湖2015年漁產銷售的產值為新台幣3.3億元,2016年為3.1億元,2017年則為3.7億元,當漁獲量減少,漁獲價格就會提高,所以整體產值不見得會減退,但這兩年漁獲真的銳減很多。

  蔡月嬌指出,漁獲減少,除了氣候變遷影響外,台灣人對於資源保育的觀念並不好也是原因,以前澎湖整海都是馬糞海膽,現在則幾乎快捕不到,縣府只好出手管制,每年只開放7月到9月可以採補,其他時間完全禁止。以前海膽每台斤400到500元,現在每台斤價格已破1000元。

  蔡月嬌表示,現代捕魚儀器越來越精密,漁船的衛星定位精準,什麼季節,什麼時間,在哪裡有魚可以補,都能充分掌握,每年同一時間就到該地捕撈,魚隻的源頭就都被撈光了。 

  蔡月嬌指出,從事漁業的年輕人短少,也是一大問題,台灣少子化,父母多鼓勵小孩子讀書,漁船出海作業都得請外勞,外勞包含薪資、伙食、健保、工作安定費等,一個月成本需要3.2萬元到3.5萬元,一般小船大概請1到2名大陸漁工,大一點的則要6個到8個,很多船都是只有船長是澎湖人,其他漁工都是外勞,成本相當高,漁民漁獲又減少,討海越來越辛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