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陳雲林講話勾繪兩岸協商近期主要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08-11-05 11:57:51  


陳雲林在臺灣的第一篇講話,不僅有情有義,更有期有待。
  中評社香港11月5日訊/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大陸所教授兼所長邵宗海今天發表文章,“解讀陳雲林來台首次公開談話”。他認爲,“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抵達台灣之後第一篇公開談話是在圓山飯店,很多人覺得他那篇講稿似乎充滿個人感性與民族情感。其實,仔細閱讀講稿內容,還是會發現文中字句不僅嚴守兩岸兩會分際,而且尚勾繪出兩岸協商在近期內的主要走向。 ”全文如下:

  所謂“嚴守兩岸兩會分際”,是指陳雲林在談話中沒有跳脫出他所扮演的海協會會長這個角色。他在言談之際,重點多放在兩會談判的議題,與兩會協商的走向,沒有夾帶任何除了兩會之外的對台政策語言。 

           彈性處理台灣問題 

  特別是台灣民衆所熟悉的“一國兩制”或“一個中國原則”,向來是中共官員對台談話之時必用之詞,這次陳雲林舍此不談,不是在暗示北京將從這立場上撤退,而是清楚表達今後將更彈性處理“台灣問題”。 

  至於所說“未來的兩岸協商走向”,陳雲林提出了本次會談的主題,是就“空中直航、海運直航、郵政和食品”等議題簽署協議。其實,根據兩岸協商的規劃,在“江陳會談”之前沒有經過幕僚層級協商的議題,是不可能放在談判桌上的。 

  1993年的“辜汪會談”,“三通”和“終止敵對狀態”并沒有列上談判議題,就是當初海基、海協兩會嚴守這項規則。但是,陳雲林的談話還是預告了下次兩會可能“議題協商”的走向,這可分成三個部分來解讀: 

  第一,是陳雲林所說的“就兩岸金融議題,以及明年兩會將商討的議題進行安排”。但是,根據兩會協商規範,陳雲林還是要與江丙坤就“如何應對世界金融風暴帶給兩岸的衝擊”,以及“如何盡快改進兩岸旅游措施,增加大陸居民赴台旅游人數”,事先充分交換意見,才能進入討論,甚至下次兩人再見面時簽署協議。所以,第三次“江陳會談”會有什麼新議題可討論,就看兩人在這次見面時有什麼話題會浮出。 

           不談政治 繞過分歧 

  第二,陳雲林說這次會談不會涉及兩岸政治問題,更不會涉及島內任何政治議題,這是千真萬確的。“不會涉及兩岸政治問題”,是因為這次江陳兩人只簽署早已談妥的“空中直航、海運直航、郵政和食品”等議題,當然就不會有涉及任何一項與兩岸政治有關的問題。 

  至於“不會涉及島內任何政治議題”,因為作為客人,在尊重主人的原則之下,不能藉兩會談判之便提及台灣內部的情事。特別是陳雲林也說過,“兩岸在今年6月恢複中斷近九年的協商,來之不易,應倍加珍惜”,因此,他當然就更不可能做出任何魯莽的動作。 

  第三,下次會談地點將回到大陸,北京會不會將政治議題搬上台面,端看江陳兩人此次觸及到什麼“話題”來交換意見。或者說,兩會各層級制度化的協商會否將新議題提出。雖然日前海協會另一副會長王在希曾說,“兩岸和平協議”將是下次“江陳會談”的議題。但觀察本次“兩岸共同打擊犯罪”的議題,經過多年來的周折,還是無法上桌談判,足證在有關“司法管轄權”問題上,兩岸還存有爭議。在兩岸對等定位無法厘清之前,政治性議題的談判恐怕還得拖上一段日子。 

  (來源:聯合早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