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歐政府救市是社會主義的措施嗎?

http://www.CRNTT.com   2008-11-26 10:46:31  


 

  而今天,由於資本主義的新發展和市場經濟的新特點,經濟危機更多地以金融危機的形式表現出來。但是,預言資本主義末日將要來臨為時尚早。上一次大危機使美國經濟在經濟總量方面倒退了20年,但資本主義並沒有因此而衰敗。其原因就在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還有相當的生命力。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必將對資本主義國家甚至世界經濟造成重創和破壞,使社會矛盾更加突出,但還不至於達到致命的地步。其實,經濟危機(不管是否具有規律性和周期性)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其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形式。經濟危機可以加劇市場競爭,淘汰落後的技術、生產要素、企業和管理,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獲得瘦身和重生。因此,世界有可能避免的是偏離了市場經濟運行軌道的金融危機,而不是經濟危機本身。美國特色的資本主義也許難以為繼了,但資本主義不會在一次危機中死去。

  資本主義國家的救市行動是社會主義的措施嗎?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歐等國相繼採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政府向陷入困境的銀行注入資金,收購銀行不良資產,將資不抵債的銀行收歸國有,持續採取大幅度降息措施,等等。就其實際內容來說,措施不外兩種:一是對少數金融機構實行國有化;二是擴大政府干預市場的作用。

  把救市行動看作社會主義的措施,至少是一種誤解。誤解不是來自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而是來自後發展國家社會主義的實踐。按照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從發達資本主義脫胎而來的社會主義的經濟特征是:社會直接占有生產資料,實行共同生產、聯合勞動和產品共享,商品生產和價值形式不再必要,社會生產統一組織和有計劃地調節。但是,實踐中的社會主義產生於落後國家,其初級階段和馬克思所說的社會主義有質的區別。長期以來,我們沒有把兩種不同歷史形態的社會主義區別開來,把社會主義的經濟特征不確切地歸結為公有制、按勞分配和計劃經濟,並付諸實踐。其結果,必然是以扭曲的形式表現出來:把公有制等同於社會主義公有制,公有制採取了國家所有制或政府所有制的形式;計劃經濟採取了國家管制和行政分配的形式;按勞分配採取了“大鍋飯”的形式。這樣一來,國有化和政府干預似乎就成了社會主義的措施和特征。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

  “老祖宗”早就指出,土地和生產資料的共同所有可以存在於完全不同的生產方式,共同所有本身不等於社會主義;不可避免的國有化包含著經濟上的進步,但國有化本身不是社會主義的步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在商品生產普遍化的基礎上勞動力成為商品,生產資料採取資本的形式,勞動採取雇傭勞動的方式;二是生產的直接目的是剩餘價值。

  國有化和政府干預的確是對私人資本和經濟自由的限制性因素,但是,不管資本主義採取何種模式——美國模式、日本模式,還是德國模式和法國模式,也不管國有化程度是大是小,政府干預是多是少,只要沒有根本改變上述兩個基本特征,就仍然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既然如此,圍繞這次金融危機所進行的所有救市行動、所有改革措施,可以提高資本主義文明的程度,但不大可能從根本上動搖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