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中國央行大幅降息 意欲何求目的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08-11-27 16:49:50  


中國央行降息幅度之大,歷史罕見。
  中評社北京11月27日訊/中國人民銀行於大幅下調存貸款基准利率1.08個百分點,調整力度之大,實乃央行近年貨幣政策調控歷史所罕見。新華網今天登出於豐慧的評析文章“怎麼看央行罕見大幅降息?”文章内容如下:
  
   這是今年以來的第四次降息、第三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距上次下調利率不足一個月的時間。翻開央行的歷史數據發現,此次降息為央行11年以來(1997年以來)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基准利率最大降幅,上一次人民幣貸款基准利率最大降幅是在1997年10月23日,當時央行下調人民幣貸款基准利率144個基點,人民幣存款基准利率180個基點;為央行9年(1999年)以來人民幣存款基准利率最大降幅,上一次人民幣存款基准利率最大降幅是在1999年,央行下調人民幣存款基准利率153個基點,人民幣貸款基准利率54個基點。如此大幅降息意欲何求、目的何在? 

 
  央行解釋此舉是為貫徹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證銀行體系流動性充分供應,促進貨幣信貸穩定增長,發揮貨幣政策在支持經濟增長中的積極作用。筆者認為,如此大幅降低利率和准款准備金率,體現了中央要求的“出拳要重”的指導思想。同時,也充分表明當前世界金融危機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挑戰不同尋常。 

  今年10月,我國宏觀經濟預警指數為94.7。盡管仍處於表示穩定的綠燈區,但和9月的105.3相比,下降了10.6,是2002年10月以來預警指數最低的一個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2.4,和9月相比下降了一個百分點。此外,消費者預期指數和滿意指數分別為94.2和89.8,也都呈下滑趨勢。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已經明顯顯露出來,并且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在此關鍵時刻,央行重拳出擊,十年來罕見大幅下調“雙率”,對經濟可以起到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首先,減輕經濟實體經營壓力,有利於幫助企業減輕財務成本,有利於向市場諸如流動性,幫助企業解決經營資金困難,這對於出口企業、房地產企業等都是利好消息。 

  其次,有利於提振消費,啓動消費市場。能够引導居高不下的儲蓄流向市場,促進居民和其他經濟體消費,從而發揮消費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 

  再次,有利於保持出口平穩發展,防止回落過快,造成中國經濟大起大落。這里面主要是通過對匯率的影響來穩定出口貿易。央行行長周小川曾經表示,中國不排除用人民幣貶值措施來促進出口貿易,而大幅度降息有防止在全球降息預期下人民幣過快升值導致出口企業雪上加霜的作用。 

  當然,大幅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對於股市、樓市無疑來說都是重大利好。同時,也給商業銀行提供了加速發展理財產品的契機。 

  然後,如此大幅度降低利率帶來的不利影響必須引起關注。過大幅度利用利率手段來刺激經濟是否對路,效果到底如何,值得關注。美歐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市場流動性嚴重缺乏,其降息主要是釋放流動性,促使商業銀行和儲蓄者向市場注入資金。但是,中國的情況與美歐完全不同,中國市場目前不缺流動性。在這種情況下,過分降低利率,向市場釋放流動性的效果有限,容易造成加劇存款負利率的程度,使大量保守理財的儲戶蒙受損失。再者,中國通脹到底是否根本解除,尚有爭論。利率如此大幅下調,不利於保持幣值穩定,容易造成貨幣政策大起大落,可能給今後埋下通脹抬頭、經濟過熱以及資產價格風險隱患。對此,必須高度重視和警惕。 

  筆者認為,執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要重點利用數量工具,比如央行票據等,而應該保持利率相對穩定。 

  (來源:新華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