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力推動愛台十二建設 創造就業機會

http://www.CRNTT.com   2008-11-30 00:05:26  


大陸已經表態,願意參與十二項建設。
  中評社台北11月30日訊/中央日報網路報刊載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曾志超關於推動愛台十二建設的理論文章,全文如下:

  壹、前言 

  金融海嘯侵襲,全球經濟大衰退,台灣亦無法倖免於難。日前“行政院”“主計處”公布今年第三季經濟負成長1.02%,預估今年第四季及明年第一季也將分別負成長1.73%及0.31%,連續三季負成長,並大幅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由原估計的4.3%降至1.87%,是近七年最低。 

  經濟大幅衰退,公司關廠、裁員的數量大增,使得十月份失業人口暴增至47萬人,預計年底將突破50萬人,失業率也飆高達4.37%,未來若景氣無法好轉,失業率將持續升高至5%以上。面對百年來難得一見的全球經濟衝擊,政府迅速提出擴大內需方案,推動愛台十二建設,以振興國內景氣,創造就業機會。 

  貳、擴大內需的理論基礎 

  各國在面對經濟衰退時,通常會採取經濟學大師凱因斯的主張,試圖以擴大內需提振國內經濟。就連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日前也公開呼籲美國政府此時應該積極擴大公共建設,來刺激經濟成長。 

  經濟衰退時期,古典經濟學派認為經濟會隨著時間而調整,然此種作法可能需要長時間的調整而緩不濟急。於是凱因斯提出“有效需求理論”,其認為經濟大恐慌時期,工資與價格具僵固性,市場失靈下供給過多,失業無可避免。故應由政府來創造需求,透過政府的公共投資的方式來創造有效需求,所得擴張乘數效果將會使得景氣脫離穀底。這套凱因斯的“有效需求理論”,已經成為各國對抗經濟衰退的圭臬了。 

  根據報導,美國新任“總統”歐巴馬,即將推出新的振興經濟方案就是最好的例子,預計二年將投入七千億美元,遠比競選時的1,750億高出許多,以創造250萬個就業機會。 

  參、四大指標性建設 

  本文以為,全台便捷交通網、桃園航空城、高科技產業新聚落方案、高雄港市再造等四大建設,攸關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應優先推動,以下將分別介紹。 

  一、全台便捷交通網 

  交通建設為最基礎的公共工程,係帶動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建設。因而馬蕭競選之初,即將建構全台便捷交通網列為首要政見之一。建立全台便捷交通網,是以永續發展為導向,擘劃完整、舒適、便捷、安全的交通建設網,並以提供民眾優質的行旅環境、提供產業健全的物流環境、提供社會永續的運輸環境為目標,逐步架構台灣地區全島便捷交通網。 

  政府總共將斥資1兆4,523億元,建設北中南都會區捷運網、北中南都市鐵路立體化及捷運化、東部鐵路電氣化及雙軌化、台鐵新竹內灣支線、台南沙崙支線、東線客車購置等計劃、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系統整合。明年度“愛台十二項建設”總計編列預算一千七百零二.二六億元,其中全島便捷交通網的預算為六百五十三億元,係編列金額最高的建設,佔整體近四十%,各項工程已經逐步推動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