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驚心動魄11月:應對危機全球協同救援

http://www.CRNTT.com   2008-12-02 00:04:13  


總部設在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12月4日將“移師”布魯塞爾召開月度貨幣政策決策會議。鑒於目前歐元區經濟形勢顯著惡化和通脹壓力持續緩解,外界普遍預期歐洲央行這次會“大膽”降息。
  中評社12月2日訊/新華社發表評述文章,對全球對付金融危機進行了一個月的總結,全文如下:

  近日,歐盟出台了一項總額達2000億歐元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內含擴大公共開支、減稅和降息等提振實體經濟的三大舉措。

  這只是近期世界主要經濟體為應對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出台諸多刺激經濟政策中的一項。11月份,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逐步顯現,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應對目標也從之前主要針對金融市場轉向拯救實體經濟,展開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救援。 

  “緊鑼密鼓”各國力保實體經濟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幾乎每一次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都會一定程度地傳遞到實體經濟中去。美國經濟學家金德爾伯格通過《金融危機史》一書描述了兩百年來歷次金融危機爆發後的實體經濟陷入困境的經過:金融體系的瓦解必然會對企業的正常運轉帶來衝擊。銀行因擔心企業破產而對借貸更加謹慎,企業的資金壓力將更加緊張,同時訂單減少,生產萎縮,而消費者購買熱情低迷,一系列因素將造成全球經濟通縮的嚴重後果。 

  11月份公布的數據表明,繼日本承認其經濟經過連續兩個季度下滑陷入衰退後,歐元區已進入其誕生以來的首個衰退期,而美國多項經濟指標的惡化程度創30年之最,也正在衰退的邊緣,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放慢已成事實。 

  基於此,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不得不下調對明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世界銀行將明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1%,大大低於其6月份預期的3%,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月、11月連續兩次下調全球經濟2009年的增長預期至2.2%。 

  對實體經濟的救援刻不容緩。從北美到歐洲、再到亞太地區,最近一個月裡,為應對金融危機,全球一系列刺激經濟措施相繼出台。這些救市措施是繼拯救虛擬經濟後,各國針對實體經濟採取的又一輪的救助措施。 

  10月30日,日本政府公布一攬子總額26.9萬億日元(約合273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以防全球金融危機對日本經濟造成進一步負面衝擊。 

  11月25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投入8000億美元,用於解凍消費信貸市場、住房抵押信貸以及小企業信貸市場。 

  11月26日,歐盟委員會出台了一項總額達2000億歐元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試圖為成員國攜手拯救實體經濟提供統一框架。 

  …… 

  “從11月份全球的救助措施看,當前各國對危機的救治已從注入流動性、改善金融機構償付能力等階段,進入到刺激經濟的第三個階段。”中金公司金融專家黃海洲認為,第三階段的救治措施,都是從鼓勵投資消費、拉動就業等刺激經濟的層面出發,以防止實體經濟崩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