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是全球金融危機一個例外嗎

http://www.CRNTT.com   2008-12-05 15:32:48  


中國是金融海嘯的一個例外嗎
  中評社北京12月5日訊/《上海證券報》今天登出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院教授、博導張軍的文章--中國是全球金融危機一個例外嗎? 作者認爲:“中國經濟今天出現的信用收縮或者去杠杆化本身就是全球金融危機的一部分” 。
 
  與很多其他經濟體一樣,中國經濟這些年來經歷的都是信用創造、金融深化、資產價值膨脹和高杠杆化的問題,而今天又差不多先後經歷著信用收縮和去杠杆化的階段。固然我們的出口可能受到世界經濟形勢的不利影響,但中國經濟今天出現的信用收縮或者去杠杆化本身就是全球金融危機的一部分。 

  全球金融危機的蔓延對中國經濟到底有多大影響?這是半年來我們一直特別關注的問題。可是,如果我們真把注意力放在這一點上,那就意味著我們的經濟本身沒有問題,只需盡最大可能防止被全球的危機所傷害。問題是,這個說法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信的呢?我的看法是,與很多其他經濟體一樣,中國經濟這些年來經歷的都是信用創造、金融深化、資產價值膨脹和高杠杆化的問題,而今天又差不多先後經歷著信用收縮和去杠杆化的階段。固然我們的出口可能受到世界經濟形勢的不利影響,但我們與其他經濟一樣可能又都是全球金融危機的一部分。這也許是我們應該真正去關注的。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中國經濟近年來的繁榮基本上是靠信用創造和金融資產價值不斷被重估來實現和維持的,而建立在高杠杆化之上的繁榮當然是有商業周期的。 

  這些年來,尤其是2002年之後,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變化是,財富和金融資產的增長加快了。經濟的繁榮創造了更多的大衆財富和金融資產,而財富和資產的增長支持著經濟的繁榮。當然,現在貧富差距很大,農民生活還很貧困,城市還有很多低收入家庭和生活困難的人群,但確有越來越多的人群和家庭比之前富裕了,中產階層的數量和規模以超常的速度在增長:更多人擁有了不斷改善的住房和房產,更多人圓了汽車夢,更多人成了資本市場的投資者。而這些年來銀行營業網點出現的排隊和擁擠現象是經濟繁榮的另一個證據。至於經濟繁榮下出現的收入和財富的分化現象,是另外一個需要專門討論的問題。 

  那麼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從哪裡開始的?通常,人們會從生產率上去尋找經濟繁榮的原因。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一直在改善中,最近10年來沒有大起大落。也就是說,生產率盡管是在增長中,但并非超常增長。所以,難以找到可信的證據證明,這些年來財富的擴張和經濟的繁榮主要是因為生產率增長導致的。 

  有人會說,由於中國工資收入的增長慢於生產率的增長,因此,生產率的改善可能會使資本所得獲得更快的增長,這會推動一部分人的財富擴張特別快。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這些年來,我們的確看到,總體上工資收入增長慢於生產率的增長,以至於勞動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顯著下降。但是,很多研究發現,這個現象只在出口行業更顯著些,因為出口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而且長期以來是以勞動密集的生產方式為特征的。因此,即使出口附加值比較低,但是資本的收入還是快於工資收入的增長,這是中國出口行業得以維持的主要原因。可是,必須注意到,不僅這些年來中國的非貿易品部門的工資收入增長往往快於生產率的提升速度,而且由於非貿易品價格持續上升,已造成出口行業工資增長加快。所以,總體上我們還是難以把近年來中國人財富的增長簡單地用生產率的進步來解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