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際低油價時代提前回歸

http://www.CRNTT.com   2008-12-09 07:48:41  


中國的石油資源平均探明率為38%,其中海洋石油探明率為22%,處於勘探中期階段,遠低於73%的世界平均探明率和75%的美國石油探明率。
  中評社北京12月9日訊/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鴻璽在光明網著文指出,2008年7月11日國際石油價格達到每桶147.27美元的最高紀錄,此後迅速回落,在9月中下旬又出現回漲,但隨後繼續呈現波浪式下跌至今不止。自10月6日跌破90美元,僅10個交易日內,國際油價跌幅達22%。11月初,紐約油價一度接近行將跌破60美元,倫敦油價則跌破過60美元。2008年12月初,跌破40美元,許多預測認為2009年可能達到25美圓。筆者預計,2009年在30美元左右徘徊。 

  迎接低油價時代回歸 

  近期油價暴跌原因衆多。第一,投機資金在風卷世界的金融危機威脅下大幅撤離,擠壓出幾年來國際石油價格中的巨大泡末成分,從而加速了油價的急速暴跌勢頭和軌跡。 

  第二,經濟形勢嚴峻。雖然從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以來的油價波動軌跡看,世界經濟增長未必導致油價上漲,但經濟衰退導致石油需求下降進而影響石油價格卻是存在必然性。近幾個月來,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動蕩不僅影響美國經濟,也衝擊世界經濟,直接打擊民衆尤其是投資者對經濟的信心。第三,幾年來炒作的所謂布什政府要在卸任前打擊伊朗的言論已然成為笑料,布什政府的進攻性對外政策即將被有望上台的美國民主黨政府拋棄,國際局勢和地緣政治都有望出現大幅度緩和,緊張的世界神經以及油價神經隨之舒緩,油價下滑也在意料之中。 

  據筆者自2005年以來觀察,石油價格還將繼續下跌,石油廉價時代提前回歸。2009年回歸到30美元完全可以期待,這個價格相對處於低價位,也相對合理。 

  支撑低價的基本要素仍在 

  幾年來,人們一直擔心國際油價將持續飈升、無法下降並回歸。許多媒體和學者也一再渲染所謂“石油峰值論”,認為低油價時代一去不複返了,油價不會再低於100美元了。事實很快打破了這些過早的論調。俗話說,“月滿則虧,月虧則盈”,高低互換的規律在油價走勢中不只一次得到體現。上世紀70年代,阿拉伯國家發起的“石油戰爭”導致國際石油價格高漲。儘管隨後幾十年的經濟發展很快,增量以倍數計,對石油的需求勁頭強勁,但到90年代甚至直到2003年伊拉克戰爭之前,國際石油價格卻長期徘徊在10~20多美元每桶之間,石油價格不僅沒有隨著經濟高速發展而成正比例上升,反而出現大幅度下滑並長期低迷。可見,經濟增長不一定必然導致油價攀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