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終結國際礦業巨頭霸氣機會來了

http://www.CRNTT.com   2008-12-09 10:48:45  


國際鐵礦石轉爲買方市場,中國需要把握機會。
  中評社北京12月9日訊/《上海證券報》今天發表邱林的文章,認爲“終結國際礦業巨頭霸氣機會來了”。文章内容如下:
 
  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必和必拓近日率團來到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沙鋼,試圖說服沙鋼接受新的談判規則,即鐵礦石價格指數。 

  鐵礦石價格指數是指以市場價格為依據的一種定價方式,它的推出意味著對長期協議合同價格的一種否定。中鋼協已回複必和必拓,表明中國企業堅決反對指數定價機制。因為實行這一指數更容 
易被礦業巨頭操控,增加了不確定性。 

  按照慣例,一年一度的鐵礦石價格談判從每年的第四季度開始,而眼下已是12月上旬,該談判卻仍然悄無聲息。有分析認為,在目前鐵礦石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三大礦業巨頭并不著急開始談判,事實上,他們都希望能够再等等,看清市場的情況。當然,博弈的狀態下,供需雙方都在使用拖延戰術。 

  隨著中國的4萬億元刺激計劃實施,礦業巨頭們預期中國將擴大鐵礦石需求,因而選擇拖延時間以待市場複蘇。不過,有兩個因素可能會讓他們失算:中國鐵礦石的自產能力有所增強,國內鐵礦石港口庫存還有待消化。根據中鋼協統計,截至11月底,鐵礦石港口庫存達到8900萬噸。這意味著,即使一年內不采購淡水河穀的鐵礦石,也不會影響中國鋼企的生產。 

  難怪咄咄逼人的淡水河穀向中國鋼企低頭了。3個月前,淡水河穀突然單方面撕毀協議,要求提高2008年度已達成的長期協議采購價,漲幅高達12%。這一要求立即遭到中國鋼企的反對。而現在,由於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各國實體經濟日漸受到拖累,鐵礦石需求銳減,淡水河穀無奈向中國鋼企宣布取消了漲價要求。 

  面對中國目前的鐵礦石供需形勢,其它礦石巨頭態度也有了轉變。力拓公司宣布,受到中國需求放緩的影響,今年西澳皮爾巴拉地區的鐵礦石產量將減少10%,即從公司之前確定的產量目標約1.9億噸降至1.7至1.75億噸。盡管如此,力拓的中國用戶一點也不領情,因為市場上有充足的低價礦石等候著。 

  國際鐵礦石市場正在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這對中國鋼鐵行業十分有利。目前,中東、印度、南非等地的礦石企業都欲與中國鋼企簽訂長期協議合同,甚至加入談判隊伍。在秘魯、烏拉圭和玻利維亞擁有共7個鐵礦石項目的瑞士的一家礦業公司更是表達了與中國鋼企簽訂長協合同的願望。 

  因此,中鋼協以及代表中國鋼企參加鐵礦石價格談判的寶鋼應借助這個時機鞏固并完善談判機制,增強自身的話語權和定價權。中國鋼協秘書長單尚華近期表示,中國希望改變談判機制,并希望明年的鐵礦石價格取消現貨價與長期協議價之分,也不分巴西礦、澳大利亞礦和印度礦,都采取同一價。他這種姿態,取決於中國鋼企的話語權有多大。現在,既然礦業巨頭們已拋出重回談判桌的橄欖枝,那麼,中國鋼企就該體現“鐵礦石第一進口大國”的商業意志,終結國際礦石巨頭的霸氣,按我們的原則來修訂談判規則。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