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成為國際秩序的支撑點

http://www.CRNTT.com   2008-12-19 11:43:10  


美國必須尋找新的戰略夥伴,與之分擔維護國際秩序的責任。
  中評社香港12月19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出評論員杜平的文章“中國成為國際秩序的支撑點 ”。文章認爲,“過去六十年的世界秩序一直以美國為核心,也一直由美國為主導。這一秩序有兩個支撑點,一是美國自己,二是西部歐洲。”“但是,最近若幹年來,歐洲、美國和亞洲三個地區的實力對比已經顯著改變”。“因此,美國必須尋找新的戰略夥伴,與之分擔維護國際秩序的責任”。文章内容如下:

 
  過去六十年的世界秩序一直以美國為核心,也一直由美國為主導。這一秩序有兩個支撑點,一是美國自己,二是西部歐洲。因此,二戰以後的美國歷屆政府都把外交戰略的重心放在歐洲,大西洋兩岸之間的關系隨之變成了支撑國際秩序的主要架構。 

  在亞洲,日本和韓國都是美國的盟友,在某些事務中被美國所借重,但總體上它們只是舞台邊緣的配角。中國不屬於西方陣營,在很多時候甚至被視為威脅,因此它距離西方主導的世界舞台就更加遙遠。也就是說,過去幾十年,美國雖然在國際戰略上重視亞洲,但并沒有把亞洲視為外交政策的重心。 

           歐洲支撑點的實力削弱 

  但是,最近若幹年來,歐洲、美國和亞洲三個地區的實力對比已經顯著改變,在世界事務中的影響力此消彼長。結果,歐美已經變得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管理和面對與過去大不相同的世界事務和國際格局。 

  歐美之間的戰略合作框架之所以無法有效管理新世界,首先是因為它們當初對付蘇聯的反應模式,無法套用到其他國際事務中。蘇聯解體之後,歐美聯手實施的政治遏制、經濟孤立和軍事打壓等措施,曾經比較成功地應用於科索沃戰爭中,但卻一直無法擴展到全球事務的有效管理中。 

  二是因為歐美在冷戰時期建立的合作機制正在失去生命力,雙方聯手處理全球事務的能力和效率都在減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美國統領和控制歐洲的關鍵工具,也是輻射其影響力的主要渠道。但在蘇聯解體之後,這種功能已經明顯衰退。為了延續和維持生命力,北約試圖將所有中歐和東歐國家囊括其中,繼而試圖向中亞擴張。但是,由於歐洲不再是國際政治的最敏感地帶,致使北約再也不能借助歐洲這個舞台,來遙控和影響全球事務。 

  三是因為歐洲的經濟實力已經今不如昔,致使它作為美國戰略夥伴的重要性在下降;美國也處於巔峰過後的走下坡狀態,對遍布全球熱點問題的國際承諾已經變成巨大的負擔。歐美實力的同時減弱,意味著它們的戰略目標會隨之收縮,承擔國際責任的能力和意願也必然會減弱。 

  四是因為世界局勢已經呈現出歐美未曾預料的嶄新形態,包括新興國家的崛起,包括無處不在的反西方恐怖勢力,更有橫掃全球的金融危機。這些新事態及其後續結果,是歐美合作機制從來沒有面對過的陌生事態,更是它無力應付的。 

            美國必須尋找新戰略夥伴 

  盡管如此,美國依然是世界的中心和國際秩序的主導者。至少在未來若幹年內,美國在世界秩序中的穩定作用,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取代的。當前的國際秩序雖然不够公正、合理,但維護這個秩序的穩定,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漸進式改革,符合多數國家的利益。 

  但是,美國已經不能獨自承擔維護國際秩序的重擔,而伊拉克、阿富汗和伊朗等棘手問題已經使之變得疲憊無力,在多邊貿易談判進程中也失去了熱情和動力。布什政府當年還有能力推行單邊主義,現在即便有這種衝動,也只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在美國一直倚重的歐洲,英、法、德在國內經濟和社會問題上已是自顧不暇。加上歐盟內部無休止的爭吵和分歧,更使各國的決策和行動缺乏效率。歐洲不只是缺乏有效履行國際責任的能力,其政治意願更受到內部事務的羈絆。 

  因此,美國必須尋找新的戰略夥伴,與之分擔維護國際秩序的責任,分享管理世界事務的地位,并且平等地協商制定各種游戲規則。既然不能繼續指望原來的盟國,既然美國不能獨自管理世界事務,那麼,借助新夥伴的力量,就成了必須作出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