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前財長:西方衰落 中國模式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08-12-28 09:01:29  


  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電/《東方早報》報道,美國前副財長阿爾特曼在《外交》雜志09年1-2月號上發表文章,指出世界已進入一個歷史性時刻,在新的歷史時期中,政府變得越來越大,私人企業的空間則越來越小。與此同時,美國模式的吸引力將越來越小。

  2008年發生的金融海嘯是過去75年來,對美國以及歐洲國家衝擊最大的一次金融災難。從中期看,華盛頓和歐洲國家的政府將不再具有領導世界的信譽以及資源。雖然這些不利因素最終將被克服,但在眼下,世界中心已經從美國快速的轉移出來。

  劇烈的衰退目前正在美國、歐洲以及日本發生,這次衰退比1981、1982年的那次衰退要可怕得多。目前的經濟危機深刻地打擊著這些國家的消費者以及生產者們,他們的消費和生產活動都在劇烈的收縮。除此之外,政府往常運用的政策工具——貨幣以及財政刺激——這次也不像往常那樣有效。

  衰退讓美國的自由市場模式的資本主義陷入陰雲,金融體系被看作已經崩潰,政府管理框架也不能够抑制濫用職權以及腐敗。為了尋求穩定,美國政府以及其他歐洲國家政府已經將其金融機構國有化,這樣做的後果是現在資本主義的信條已遭到嚴重破壞。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已經進入一個歷史時期,在這個新的歷史時期,政府變得越來越大,私人企業的空間則越來越小。與此同時,美國的世界影響力以及美國民主模式的吸引力已經越來越小。雖然美國很幸運,這次危機與奧巴馬的總統大選融合在一起。但是歷史的力量會使世界開始遠離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

  事實上,一些經濟實力不斷增長的國家正在獲得新的影響力。在未來的一年中,沒有國家可以從經濟危機中受益,但是少數國家,如中國,可以變得更為強大。中國正在經歷房地產行業的衰退,它的資本市場還很羸弱,經濟總體增長速度也會下降。但是這個國家與經濟危機相對隔絕。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已經接近兩萬億元,以流動性衡量,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中國的金融體系并未遭到金融危機的嚴重侵襲,這個國家的增長現在都是以國內經濟活動驅動,這種增長模式將得到繼續穩固。

  在美國與歐洲掙扎著複蘇的時候,相對隔絕的環境使得中國擁有機會穩固它的戰略優勢。中國可以在金融上幫助其他國家同時進行關鍵性的投資,比如,投資其他國家的自然資源。與此同時,危機還將拉近中國和美國的關系。由於貿易關系導致的緊張關系已經減弱,這將使得美國國會對於貿易的保護主義態度有所緩和。隨著華盛頓對伊拉克戰爭的注意力越來越少,奧巴馬政府很有可能比他的前任更能看清中美關系的雙邊關系。奧巴馬政府很可能讓中國進入G8成員國組織并增加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股份。反過來說,中國則可以擴大在IMF中的資產額。

                 危機還在底部

  一般人都把這場經濟危機歸咎於房價以及美國的次貸市場的崩盤。這是不正確的。這次危機的較為深刻的原因是低利率與過度泛濫的流動性。低利率反映了美國政府在“911”之後過分寬容的利率政策。2001年下半年,美聯儲將聯邦利率降到了1%并在之後三年都維持在這一水平。流動性則反映了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所謂的“世界儲蓄過剩”:極大的金融過剩,這在如中國、新加坡、波斯灣等國家中表現得更為明顯。事實上,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大多數新興國家還因為需要引進大量資本,一直維持貿易赤字。但是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改變了這一現狀。從那以後,資本在整個地區快速積累,并持續以投資的形式向西方國家流入。

  流動性自然是要追逐高收益的。金融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借出方的信譽越高,收益越低,相反也是這樣。因此大量的資本流入次級貸款部門以及美國、歐洲國家中較為“劣質”的貸款者。次級債以及其他的證券抵押品在美國的年規模從此前的平均1000億美元增長到2005、2006年的6000億美元。歷史上各種各樣的金融泡沫崩潰的教訓全都被金融玩家置之腦後。

  抵押貸款的洪水使得居住以及商業房地產部門價格史無前例的激增。2000年之前的三十年中,美國房屋價格每年平均升值1.4%,而從2000至2006年,這一數字變成了7.6%。從2005年中期到2006年中期,隨著投機的增加,美國房屋市場升值了11%。

  但是這種上漲趨勢最終發生了逆轉,并且伴隨著某種報複性。美國房屋價格在過去兩年急劇下跌,并且至今也沒有走出底部的征兆。期貨市場是一種標志,從頂峰一路下來,房地產股票的價格已經下跌近30%~35%。這對於價值13萬億的資產池來說,這種下跌是驚人的。

  房屋價格的下跌侵蝕了從2003-2006年被創造出來的價值數萬億的抵押貸款。除此之外,不計其數的次級抵押貸款變得昂貴,而這些貸款在被設計之初是非常便宜的。不計其數的購買者不能支付他們的貸款,不良拖欠行為變得愈發頻繁。到了2007年中期,這些貸款的損失開始浮現并增長至危險的水平。隨著房地產價格和其他資產價格的下跌,這些貸款的價值開始惡化,規模較大的金融機構也開始報告損失。它們開始對於這些貸款以及類似資產的評級降低。這種自我加強的惡性循環使得全世界的市場開始下跌。

  損失在家庭的範圍內更為直觀。美國從2007年的7月30日起的一年半之內損失了淨資產的1/4,這種趨勢仍在持續。美國最大的標志性資產是他們的家庭資產。美國所有的家庭資產在2006年從頂峰期的13萬億美元下跌到了2008年中期的8.8萬億美元。美國第二大的家庭資產——退休金從 2006年的10.3萬億美元下跌到了2006年的8萬億美元。在同一時期,儲蓄與投資資產(除去退休金資產)損失了1.2萬億美元。這些加在一起,總共的損失達到8.3萬億。

  這次突如其來的金融海嘯已經深入至幾乎所有美國家庭。由於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家庭財產損失以及大量的政府緊急的財政救助在報紙頭條頻頻出現,美國居民擔心他們的儲蓄賬戶的安全性。這是為什麼美國在今年9月兩天之內從貨幣市場基金中收回了1500億美元(一般情況下,每周平均流入僅為50億)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美聯儲成立了規模為5400萬億的機構去幫助這些基金滿足接下來的贖回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