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可怕的棕色雲團是又一次嚴重警示

http://www.CRNTT.com   2008-12-30 08:14:33  


 
  奧運期間北京及北京周邊污染工廠和污染工地全部停工,而奧運過後,北京市內許多高烟囪又在冒烟,北京上空的顆粒怎會不多呢? 

  世界衛生組織空氣質量準則的推薦值:顆粒PM10和PM2.5的日平均濃度不宜超出每立方米50微克和10微克。北京的顆粒濃度不低還可理解,但上海竟然在去年某一天測得數據爲每立方米744微克和466微克。在這種環境下,人會感到呼吸困難,完全不適合居住。而且被中國現有空氣質量標準所忽略的PM2.5細顆粒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甚于PM10。因爲那些細小的顆粒物,不僅可以進入血液,影響肺部組織,從而誘發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可能引起癌變。 

  根據統計,上海的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已連續5年保持在85%以上。的確,市民也普遍覺得上海環境正在變得舒適,“天藍水綠”正在變爲現實。上海在最近10多年裏從多方面徹底做好環境治理工作,包括大量的拆遷污染、落後企業,大規模地完成上海企業的升級換代結構調整。在這結構調整中也基本解决了困擾上海近50年的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這一切都是事實,可爲什麽還會出現嚴重超出世衛組織空氣質量準則推薦值?而且出現這樣嚴重超標的日子不是偶然一天。 

  上海確實治理了污染,然而上海幷非孤城。周邊這幾年非但沒有如上海那樣治理環境,反而大上快上工業企業,其中很多是污染企業。如果說當年上海污染是一個點的污染,如今長三角的污染是一個面的污染。一個乾淨的點怎能不受到包圍自己的面的影響呢? 

  棕色雲團發生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這三個地區是中國經濟最活躍、最富裕的地區。鐘南山曾說過,廣州的每個人都是一台吸塵器。根據世衛組織空氣質量推薦與上述三地區實際空氣質量含顆粒數比,鐘教授此言非虛。 

  改革開放前30年中國經濟發展乏善可陳,人民貧窮不堪,後30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日漸小康,可無論是窮是富,中國發展付出的環境代價、健康代價都過分沉重。如今,到了反思的時候了,這也就是爲什麽要提出科學發展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