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 30年來首遇周期性失業

http://www.CRNTT.com   2009-01-03 00:24:05  


  中評社北京1月3日訊/ 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使得中國的就業形勢顯得嚴峻。《第一財經日報》採訪的多位就業專家表示,2009年政府必須在就業政策上做出更大調整,以避免社會穩定受到影響。

  裁員之憂

  安明華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成為“下崗族”的一員,畢竟他剛進公司半年,當初立下的躊躇大志還沒有機會實現。他所在的這家以做建築外立面為主業的公司正在飽受房地產市場下行的磨難,裁員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

  在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張小姐可能要比安明華幸運一些。她沒有被解雇,只是被告之,由於業務減少,公司決定進行階段性無薪休假,有業務就來上班,沒業務就在家休息,薪酬以小時計算。

  “我對未來很擔憂,現在連和朋友聚會的心情都沒有。”張小姐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她很怕失去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

  與1998年的國有企業職工下崗不同,2008年下半年的這場國際金融危機所引發的“失業”席捲了多個就業群體。

  即使是一些2008年效益還不錯的公司,比如即將面臨3G發牌的通訊企業,也減少了招聘規模,企業對此的解釋是“預期不好”,而更多已經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的公司,則選擇採取“人力凍結”的方式來渡過難關。

  “這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第一次真正遇到周期性失業,每個人都將在這場經濟衰退中受到洗禮。”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曾湘泉說,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政府,應對周期性失業的準備都是不足的。

  2009年需要安排就業的人數將達2400萬人,其中應屆大學畢業生為611萬,此外,還有由於企業不景氣返鄉的農民工。“新增就業崗位”成為2009年擺在政府面前的一個難題。

  2009年的中國經濟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並非來自金融領域的流動性緊缺,而是就業不足,這已經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視。胡錦濤總書記在沈陽調研時專程到人力資源市場考察,強調“就業是民生之本”,溫家寶總理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和學生座談時,也表示了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關注。

  一位接近決策層的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政府對於就業政策的態度正在發生變化,如果說2008年之前,是以《勞動合同法》代表的高調維護職工權益為特征的話,那麼,在接下來的2009年,靈活就業將受到政策更多的關注。

  靈活就業重歸決策視野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年前透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了2009年就業工作的目標任務,即: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就業500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

  與剛剛過去的2008年相比,今年的新增就業目標減少了1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調高了0.1個百分點,可見,政府對於今年就業的預期非常不樂觀。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王一江認為,在中國經濟30年高速發展的時期,哪怕是年經濟增長率達到10%以上,新創造的就業機會也就是600萬到800萬人,而近兩年這樣需要超過1000萬個新增加工作崗位是並不多見的。

  曾湘泉表示,近年來中國的就業問題主要表現為摩擦性失業(由於信息不對稱導致)和結構性失業(求職人能力與用人單位需求不匹配),而由經濟衰退所引致的周期性失業還是頭一次遇到,這對於政府和企業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

  周期性失業的首要表現是就業崗位減少,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效應趨弱。曾湘泉表示,在這種形勢下,廣開就業門路,鼓勵靈活就業是必須採取的措施。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