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尋找張之洞:文革墓穴被挖屍骨命運多舛

http://www.CRNTT.com   2009-01-04 11:07:48  


 
  一座空墳

  隨著時代的變化,洋務運動的歷史形象再次發生轉換。這一次,洋務運動被認為是“中國從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近代化的開端,也是中國從閉關自守走向改革開放的開端,應給予一定的歷史地位,不宜一筆抹殺。”對被扣上了“漢奸、劊子手、賣國賊、買辦”等大帽子的洋務派代表人物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人,專家們說“現在應該實事求是地評價其功過是非了”。

  與此同時,經濟大潮也席捲而來。上個世紀90年代初,南皮和其他地區一樣,開始“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即利用名人效應,吸引外來資金,大搞經濟建設。赫赫有名的張之洞成為了南皮這個欠發達縣“文化名片”的首選,他的照片及其墓志銘開始出現在南皮縣印刷的精美畫册上的顯要位置。

  1992年冬,南皮縣委、縣政府提出籌建張之洞公園,簡稱張公園。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掛帥,還聘請中央、省、地各級有關領導為顧問、名譽主任。張公園計劃占地500餘畝,投資3000萬元。而當時南皮縣全年經濟收入不過2000萬元。

  為了集資,南皮向南皮籍在外工作的知名人士、張之洞後裔,以及上級有關領導發出了集資專函。一時間,捐款不斷,建設張公園成為南皮的頭號新聞。

  1993年10月4日,是張之洞逝世84周年紀念日。南皮計劃在當年清明節舉行大型公祭活動。他們在原來的墓園裡修起了一座新墳,在墓前樹起了包括遺愛碑在內的四通石碑,當然這些石碑都是根據史料記載重刻的,當年曾經林立的刻石經過那場浩劫一塊都沒有留下。只有墓志銘於1980年被一農民在耕地時發現,作為珍貴文物收藏在縣博物館至今。

  清明節,舉行了公祭活動。

  10月3日晚上舉行了義演晚會,馬連良之女馬小曼、裘盛戎之子裘少戎、梅葆玥、梅葆玖、葉少蘭等名家登台獻藝。隨後,還召開了專家學者、張氏後裔參加的座談會。應邀而來的著名心理學家、張之洞的孫女張厚粲看到這個“張公園”的規劃後提出,縣領導的意圖是積極的,不過有些龐大,投資三千萬啊,如果計劃落空如何向世人交代?是否先建一座張公紀念館,十幾萬元足矣,以後慢慢求發展。但她的建議沒有被采納。

  至此,籌建張公園活動達到了高潮,卻也是尾聲。很快,籌建工作便陷入困境。財政投資、社會捐資三四十萬元,修墓、立碑、紀念等活動花去了一部分,招商引資沒有著落,縣財政又無力繼續投入,不久,籌建辦不聲不響地解散了。多年之後,當地研究者分析此次張公園流產的原因認為:“主要是領導人的意圖是招商引資,認為計劃做得越龐大,引資越多。”

  最讓人尷尬的是,如此大規模的公祭活動,修建起的卻是一座空墳。張厚粲至今提及此事,語氣中都掩不住憤慨:“當年我特地詢問祖父的屍骨有沒有找到,對方回答找到了,就安葬在裡面。後來才知道,那只是一座空墳。”

  2002年春,新築的張之洞墓被盜賊掏開一個可容一人進入的大洞,深約兩米左右,掏出來的黃土撒在四周的麥地。可以想見,盜賊是沮喪而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