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天人合一 春節的靈魂

http://www.CRNTT.com   2009-01-25 09:35:35  


  中評社北京1月25日訊/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1月24日載文“葉匡政:什麼是春節的靈魂”,文章說,天人合一,是傳統中國人的最高價值觀,也是春節的靈魂所在。全文如下:

  過年啦!這是頭條新聞,是人人心中的頭條新聞。這新聞是隆重,是喜慶,是莊嚴,是團聚,是溫暖,是敬意。這兩個字,在人們心中分量很重,含義卻越來越單薄。於是過年就簡單成了對春運的不滿、對春晚的嘮叨,簡單成了一頓年夜飯和幾掛煙花爆竹。

  過年被稱為春節,是從民國開始的,至今未滿百年。對過年的叫法,歷代雅稱不同,其中元旦和元日比較通行。“年”在甲骨文中,寫為上“禾”下“人”,是一個人頭頂穀物的樣子,此字周代才有。堯舜時稱“年”為“載”,夏代稱“歲”,商朝稱“祀”。“祀”的意思,就是四時已過,要奉祀神靈祖先了,過年的習俗便源於此。

   現在過年多被看作一種民俗,流傳的也是一些民間傳說。其實在古代,過年不僅是一種民俗,更是一種政治行為,是一年中最神聖、最莊嚴的日子,當然也是民衆最歡樂的日子。

  農耕傳統,注定了中國人非常重視天、地、雨水,而這一切都要仰仗時序。春節是一年時序變化之始,從周代開始,關於春節就形成了一門複雜的學問,在《禮記》、《尚書》中都有記載。由於這份歷史記憶的缺失,使我們已不大理解春節的真正含義了,從中感受到的神聖和歡樂,自然也比古人少了很多。

  天人合一,是傳統中國人的最高價值觀,也是春節的靈魂所在。若沒有這個理念,我們就很難理解春節民俗中的很多行為。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