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吳敬璉:轉變發展方式需突破體制性障礙

http://www.CRNTT.com   2009-01-29 10:08:18  


中國經濟發展主要靠兩個力量推動:一是大量的資源投入,二是大量的出口需求拉動。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訊/此間《人民日報海外版》日前刊載經濟學家吳敬璉文章“轉變發展方式需突破體制性障礙”,全文如下: 

  在這次世界金融危機中,中國經濟也面臨巨大的困難。這不僅是因爲前者對後者造成了來自外部的衝擊,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本身就是全球經濟體系的一部分。前者存在的缺陷,也在後者身上有所反映。中國經濟體系深層的問題根源,在于它的經濟發展方式。 

  中國原來的經濟發展主要靠兩個力量推動:一是大量的資源投入,二是大量的出口需求拉動。這種過分依賴資源投入和出口需求支持的經濟發展方式未能及時轉變,就帶來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一是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積累率愈來愈高,消費不足,投資回報下降,貨幣超發和金融體系問題積累;二是外匯結存大量增加,貿易摩擦加劇,本國貨幣升值壓力加大。 
 
  爲了抑制本幣升值速度,中央銀行就要大量收購外匯。這又會造成貨幣超發、信用膨脹和流動性泛濫,一旦受到外部衝擊,本身的經濟體系就可能出現虛擬財富蒸發、資金鏈斷裂一系列問題。應對危機,除了政府要采取積極措施來穩定市場外,根本出路還在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真正推動産業結構的提升。 

  但是,轉變發展方式幷不容易,主要問題在于,不論是“破舊”還是“立新”,都存在體制性的障礙。從“破舊”方面說,各級政府仍然掌握較大的資源配置權力,少數官員投入大量土地、資本來營造“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實現所謂政績目標。從“立新”方面說,主要的障礙在于,由于改革未能完全到位,有利于創新的法治市場經濟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