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南都報:請將手機爆炸案件真相公之於眾

http://www.CRNTT.com   2009-02-03 09:10:04  


2月1日,廣州越秀區東華南路聯想電腦專賣店內發生一起手機爆炸事件,警方封鎖事發現場。
  中評社北京2月3日訊/廣東《南方都市報》2月2日載文《細毛:請將手機爆炸案件真相公之於眾》,文章說,明明是涉嫌品牌手機出事,諸家報道無一例外地出現“業內人士”,告誡消費者要注意品牌選擇,更有甚者,大肆拿山寨手機說事,像極了多年前的阜陽大頭嬰兒奶粉事件。當年媒體被三鹿公關之後,只是把罪魁推給“假冒產品”,最後不了了之,終於在去年釀成更大範圍慘劇。全文如下:

  1月30日,廣州越秀區東華南路聯想電腦專賣店內懷疑發生一起手機爆炸事件,一名20來歲的店員頸部大動脈破裂,當場死亡。新民網記者致電聯想集團總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並不能肯定是聯想的手機”。查閱其他媒體,也只能確定出事手機是“品牌手機”。如果確定手機是品牌手機,那麼把品牌名稱報道出來有什麼難度呢?

  明明是涉嫌品牌手機出事,諸家報道無一例外地出現“業內人士”,告誡消費者要注意品牌選擇。更有甚者,大肆拿山寨手機說事,像極了多年前的阜陽大頭嬰兒奶粉事件。當年媒體被三鹿公關之後,只是把罪魁推給“假冒產品”,最後不了了之,終於在去年釀成更大範圍慘劇;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一個突破性進步,那就是媒體不再為品牌者隱瞞,所以才有三鹿的破產,企業高管被判刑。

  以此為鑒,我很擔心資訊被堵之後,猜測和謠傳會引起又一波社會性恐慌,打擊整個手機產業。畢竟提高產品安全性,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重要是機制問題。

  鋰是一種活躍金屬,危險性是天然存在的。正是這個原因,鋰電池從軍用到民用花了四五十年時間。現在鋰電池大規模民用,不是因為鋰電池的危險性被排除了,而是危險性被控制住了。全美國一年大約發生三四十起鋰電池爆炸事故,與數億數十億枚正常使用的鋰電池所帶來的便利相比,這點危險性是可以接受的。雖然如此,但是增強鋰電池安全性仍然是我們永遠追求的目標。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