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陸以經濟外交出擊 各國逢迎

http://www.CRNTT.com   2009-02-09 11:05:21  


溫家寳訪問歐洲是“信心之旅”
  中評社香港2月9日訊/臺灣著名評論員陸以正今天在《中國時報》發表專欄文章“大陸以經濟外交出擊”,評析溫家寳總理的歐洲之行。文章選編如下:
 
  全世界都忙於應付金融風暴時,大陸挾其將近二兆美元外匯存底的優勢,趁歐巴馬總統只顧撲滅華爾街大火之際,派領導人分訪世界各地,展示國力。所至之處,各國領袖打躬作揖,逢迎惟恐不及,這就是今日國際關係的寫照。 

  二月三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剛在訪問瑞士、德國、西班牙、英國、與設在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並出席瑞士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後,返抵北京。明天二月十日,胡錦濤主席又要出訪沙烏地阿拉伯和非洲的馬利、塞內加爾、坦桑尼亞、與模里西斯。副總理回良玉也去訪問中南美的阿根廷、厄瓜多爾、巴貝多、和巴哈馬。真可說馬不停蹄,宣揚國威。 

  溫家寶去歐洲,繞著法國走了一圈,獨獨漏掉巴黎。理由很簡單,因為薩科奇總統接見達賴喇嘛,觸犯北京的大忌。在記者會上,外國記者問他為何獨漏法國,溫微笑回答說:“你們都知道是什麼原因”,直接賞了法國政府一個響亮的大耳光。 

  他自己稱歐洲行為“信心之旅”,所指顯然並非惶惶不可終日的歐洲國家,而是大陸本身信心滿滿。中國的高官都喜歡掉書袋,溫總理在劍橋大學演講時,先引唐詩‘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象徵大陸經濟不受金融海嘯的影響。 

  溫本人很看重在充滿傳統的劍橋大學演講一事,新華社與外交部網站都刊出講詞全文。他以西北沙漠裡逆勢生長的胡楊樹為象徵,說明中國“以人為本”的政策,與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成就:全國貧困人口減少兩億多,每人平均壽命則提高了五歲。 

  他也提到四川大地震,描繪訪問汶川災區的感想。最後強調:有人說“國強必霸”,中國沒有這種野心。相反地,“中國和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合在一起”,全國有三億人在學習英語,有一百餘萬人在外國留學;中國將與國際社會積極合作,應付百年未有的金融危機。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