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英國政府對華政策的新動向

http://www.CRNTT.com   2009-02-10 07:21:47  


 
  第一,從中國的增長過程獲取最大的利益,為此,英國應鼓勵中國將之視為全球性的樞紐;進一步推動經濟、教育、科技和文化領域的雙邊交往。

  第二,促進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全球大國的崛起並更緊密地融入國際體系之中,英國將協助中國在多邊框架下參與國際領導結構。

  第三,推動可持續發展、現代化和中國的內部改革,更加尊重人權和法制,這也間接地有助於英國公司在中國的運作。
  
  白皮書提到在“中國憲法框架內”西藏的自治,這是英國去年10月首次正式承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這一立場的延伸。至於推動民主的訴求,密利班德在去年初就說,西方必須繼續努力促進民主的傳播,“我們須要清楚表明我們對中國的立場,我們的價值觀和制度,以及我們希望同中國合作的方式。”

  因此,白皮書是英國對華政策的一個集大成的正式文件,是將中國政策的文本化和制度化的重要努力。

  延續性中的變化性

  作為首次公開發布的對華政策指導性文件,它公布的時間、地點和內容都有其引入注目之處,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英國對華政策的一些新動向。

  首先,白皮書頒布於全球陷入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之時,英國則是重災區之一。工黨要保持其執政的地位,最主要的任務是振興經濟,這需要內外政策的雙管齊下。

  同時,由於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日益重要的地位,與之保持並發展雙邊經貿關係就具有經濟和政治的雙重意義。

  密利班德表示,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以平均10%的速度增長,對全球增長的貢獻比其它任何國家都要大。在發達經濟體相對虛弱之時,中國作為世界增長的驅動力的作用變得更為重要。

  白皮書強調中國應降低關稅、制止貿易保護主義,另一方面,則建議英國應強化服務業,特別是銀行和保險業在華的地位,使倫敦金融城成為中國海外投資的首要目的地。

  為了降低中國經濟成長對環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白皮書也特別注重兩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以及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這類非傳統安全課題方面的戰略夥伴關係。

  再者,這一政策不是在倫敦、而是在英國第二大城市曼徹斯特發布,反映了政府在重整外交的一些新思路。白皮書強調,欲從中國的經濟成長中獲益,英國必須制定相關的對內政策。

  年僅41歲的密利班德,是工黨的政治新星,他表示,與外國人對話的通常是外交大臣,但他到曼城去發布白皮書,主要是面對英國國內的民眾,因為內政與外交日益密不可分。

  密利班德說,曼徹斯特是英國最大、歐洲第三大的華人社區所在地,英國的30多萬華人移民和8萬的中國留學生是推動英中關係發展的重要資產和紐帶。

  他也十分關注英國在中國的形象,鼓勵兩國在文化、教育和科技領域的深入合作。這包括在2010年將中國留學生人數增加到10萬人,英中合作出版的研究論文的數量,從21世紀初的5500篇在2012年之前增加到1萬1000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