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倘新黨堅持要選泛藍就只能指望棄保效應

http://www.CRNTT.com   2009-02-12 06:37:20  


 
  但新黨方面仍然擺不平。吳伯雄在中常會中透露,他曾和郁慕明溝通過,盡管郁慕明有所堅持,但他不會放棄溝通。吳伯雄又表示,站在國民黨的立場,在輔選過程中國民黨一定會珍惜過去長久跟新黨合作的基礎,不會對新黨有任何言語刺激;但他也強調,國民黨還是要全力替黨提名人選輔選,也提醒全黨要有辛苦打這一仗的準備。

  針對“新黨吃虧”的怨言,吳伯雄特別舉例,指出現任“監察院長”王建(火宣),是新黨大老,馬英九也提名了新黨推薦的周陽山、李炳南出任“監委”。而新出爐的“總統府”國策顧問名單中,也有新黨大老陳葵淼。

  吳伯雄這一番強調國民黨“借重新黨人才”的談話,確是事實。但吳伯雄卻似是忽略了,王建(火宣)、周陽山等人,當年均捲入了新黨無休止內訌的漩渦之中,而且還是核心人物,與郁幕明有過激烈碰撞。吳伯雄以他們為例子表達國民黨沒有“虧待”新黨,在黨對黨的角度而言,確是如此。但就國民黨對新黨主席郁慕明而言,則並不完全準確。關鍵的原因,是在於郁慕明本人及其一系的人物,並沒有在馬英九上台後的“分贓”中,分享到好處。

  如果新黨執意要派人出來參選,勢必會形成“鷸蚌相爭”的情況。在去年一月的“立委”選舉中,國民黨的李慶安在該選區共獲九萬九千二百九十四張選票,而民進黨的羅文嘉則獲四萬八千二百四十張選票,幾乎是李慶安二分之一。如果藍軍“鷸蚌相爭”,難保不會重演“阿扁得利”的一幕。故昨日吳伯雄在中常會中,就特意談了當年新黨的趙少康間接讓陳水扁坐收漁利的教訓。

  新黨執意要參選的“理由”是,由於國民黨原來的參選人並當選的李慶安發生了“雙重國籍”事件,故國民黨不應該在台北市大安區補選中再推出人選,應還新黨的一個公道。實際上,大安區由於是軍公教人員及中產階級的聚居地區,泛藍選民偏於深藍。因此,過去歷屆選舉中,新黨或後來的親民黨推出的候選人的表現,都要比以國民黨推舉的候選人要棒得多。因此,郁慕明是希望能爭取到大安區的泛藍選民,在不滿國民黨及“李慶安事件”的情況下,將手中的選票投給新黨的參選人。即使是“鷸蚌相爭”,將藍軍票源“一分為二”,也有四萬九千六百四十七票,將會險勝。何況周柏雅的形象和能力,都遠不如羅文嘉,而且“扁案”已經挫傷民進黨支持者,可能還保不住羅文嘉的四萬八千二百四十票。新黨是將奪勝希望,寄托在其擅長的“棄保戰術”之上。這樣,就既能實現新黨在本屆“立委”中的“零的突破”,又不會對泛藍陣營造成傷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