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關注長江源區出現的生態灾難

http://www.CRNTT.com   2009-03-10 11:15:43  


長江在這裡失蹤了。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訊/广州《南方周末》日前載文“關注長江源區出現生態灾難”,全文如下:從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中國政府啓動了一項“長江源區生態環境地質調查項目”,該項目顯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趨勢下,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長江源區生態地質環境對該變化顯得尤爲敏感,冰川退縮、多年凍土萎縮、植被退化、沼澤濕地减少以及水資源减少……

  “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長江源區生態環境地質調查項目負責人、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勘察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辛元紅說。

  消失的“固體水庫”

  長江在這裏失踪了。

  和沱沱河、楚瑪爾河一起被稱作“長江三源”的當曲(曲在藏語即是河)源頭,已經沒有冰川了。

  2006年9月10日,辛元紅和他的同事們來到這裏時發現,資料記錄中冰川所在之處、海拔5000多米的山上,只剩下冰塊溶解後留下的冰磧物,以及大塊的冰岩從高處滑落衝擊地面所形成的終磧壟,形似土丘。

  這裏是1978年中國長江源考察隊確定的當曲源頭多朝仁。當年曾隨隊考察的長江水利委員會老專家夏鵬章回憶,30年前的8月28日,他們到達多朝仁 時,海拔5395米的霞舍日阿巴山坡面上流出來一股小水,初始流量僅爲0.1升/秒,“差不多也就是二兩酒多的樣子”,這裏被定爲長江的源點。

  但因爲冰川的退化,當年那個二兩酒的流量,長江的源點,辛遠紅已經找不到了。

  在寒冷的冬季,低溫和足够的濕度使冰川變得豐滿,到天氣轉暖,冰川開始融化幷滋補自己脚下的河流。“冰川被稱爲高原河流的固體水庫,一旦冰川徹底退化,那些主要由冰川補給的河流便會由永久性河流變爲季節性河流,直至乾涸。”辛元紅神情憂鬱。

  1969年到1970年間,中國軍方通過航拍,標繪了彼時長江源冰川的位置。這竟成了此次辛元紅唯一可以參考的數據。當曲流域的冰川本最不應該消失。長江源區冰川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昆侖山、南部的唐古拉山及西部的祖爾肯烏拉山,以當曲流域冰川覆蓋面積最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