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有序參與 步向民主政治終極目的

http://www.CRNTT.com   2009-03-04 11:23:07  


公民對政治的有序參與,對於一個人口龐大的國家來説利於穩定。
  中評社北京3月4日訊/《人民日報》今天登出唐宋的文章“協商民主彰顯政治智慧”,作者強調:“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公民有序政治參與,進而實現民主政治的終極目的,這是政協制度的優勢所在,也是人民群衆的期待所在。”文章内容如下:
 
  “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在1949年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毛澤東同志莊嚴地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開啓了一個新時代。

  滄桑60年,彈指一揮間。作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偉大創造,60年來,人民政協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共同書寫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宏偉篇章。人民政協的協商式民主,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彰顯中國人民的創新精神和政治智慧。

  廣開才路,凝聚人民的意志、智慧和力量。人民政協吸納了各民族、各團體、各階層、各黨派的傑出人士,專家雲集,群英薈萃,成為黨和政府不可或缺的“人才庫”、“智囊團”。實踐證明,人民政協這一政治組織和民主形式,有利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激發全民族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人民政協的不斷發展,既符合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又體現了中華民族兼容并蓄的優秀文化傳統,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大優勢。

  廣開言路,尊重各界各方的利益訴求。“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在政協組織中,各界各方的利益訴求和意見建議都能得到充分表達,在協商討論問題時,允許和鼓勵發表各種意見,既尊重多數人的共同主張,也照顧少數人的合理要求。協商式民主這一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有利於消除不健康、不穩定、不和諧因素,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廣泛的力量支持和有力的制度保證。

  民主監督,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鄧小平曾提出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義”。通過人民政協的議政平台,讓各方面的意見、要求、批評和建議充分反映出來,以利於政府集中正確的意見,及時發現和糾正工作中的缺點、錯誤。通過講真話、聽真話,促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君子和而不同”。60年來,人民政協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建言獻策,不論是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還是改革開放的新階段;無論是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還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人民政協始終秉承建真言、獻良策的精神,在政治協商中暢所欲言,在參政議政中各抒己見,在民主監督時敢說敢評。

  民主協商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體現。作為一個不斷強大的發展中大國,毫無疑問,新中國在過去的60年裡取得了輝煌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源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源於我們在民主管理國家制度方面的成功嘗試。印度報紙曾經這樣評論,世界上并不只有西方民主一種形式。同為人口大國,中國之所以“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成功,背後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國式民主制度”。

  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公民有序政治參與,進而實現民主政治的終極目的,這是政協制度的優勢所在,也是人民群衆的期待所在。60年是一個新起點。我們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我們對即將履職的全國政協委員們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