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英九的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09-03-12 07:47:42  


 
  其實,就以最簡單的兩岸綜合性經貿協議(CECA)為例,任何稍微理性的人都知道,台灣急需與中國大陸就雙方經貿合作達成協議,來挽救經濟的頽勢,而且時間也並不站在台灣的一方,2010年及2012年的亞細安10+1和10+3自貿區一旦落實,台灣立刻將面臨龐大經貿邊緣化的壓力。但不僅台灣在野的民進黨將此事和“主權”、尊嚴、統獨扯上關係,連“立法院”也加入戰火,王金平院長一再表示,協議應該接受“國會”事前監督,各個方面都對馬英九政府施加壓力,迫使馬必須一再親上火線說明,甚至還把兩岸經貿協議的名稱都加以修正,希望減輕外界的賣台疑慮。 

  根據了解,雖然問題本身是有一些難度,個別企業需求的迫切性也有不同,但馬英九堅持要持續推動、落實兩岸簽署經濟協議的立場不變,強調三不、三要(不矮化“主權”、不開放農產品、不開放大陸勞工,要透過協商解決關稅問題、要同時與亞細安或其他貿易夥伴洽談自由貿易協定、要在WTO精神架構下擱置爭議)。 

  可是事情已被高度政治化,而且政府的某些主管部會似乎還有不同看法,有些單位說CECA只是一個空的構想,有些官員不無陽奉陰違之嫌,不但沒有積極推動,還在暗中消極抵制。即使中國有誠意,台灣內部的分岐能否擺平,問題何時能够解決實在難說。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大家事先要有心理準備。 

馬想做很多,但能做的有限 

  如果說連本來就有自然發展規律,對台灣較為有利的雙贏互利,低階政治的經濟問題都可以搞得如此複雜,可以上綱上線的和統獨、尊嚴、“主權”畫上等號,那麼高階政治的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及國際活動空間更是無法處理。大家可以想象,屆時向來持反對態度的民進黨、國民黨內的本土力量、“國會”中的別有用心人士、政府中潛藏的綠營同情者,甚至外國政府,會如何用盡一切辦法,來干擾、抵制兩岸任何政治協議。外國媒體及政府對兩岸短期內達成政治協議的可能,實在不必太過操心。 

  筆者再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國民黨和共產黨都主張結束敵對狀態,其主要邏輯是國共內戰並未正式結束,兩岸同屬一中,但對其內涵各有不同解讀,也就是“主權”重叠、治權分立,所以兩岸要先降低敵意,建立軍事互信,結束敵對狀態,然後再進一步討論簽署和平協議的問題。但就民進黨來說,內戰是國共兩黨之間的事情,與其無關,所以並無結束敵對狀態與否的問題,兩岸若要簽署和平協議必須是在“一邊一國”的基礎上進行。國、民兩黨立場南轅北轍,而且都牽涉到根本的立場和“國家”認同、兩岸定位問題,台灣內部毫無達成共識可能。政治協議?簡直連門都沒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