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復甦

http://www.CRNTT.com   2009-03-16 09:34:07  


 
  新加坡一直被認為是華人經濟發展的重要標杆,但是跟台灣相比,它就是一個文化沙漠。這些年來,新加坡自稱是“儒家國家”,其實新加坡長期排斥華語,社會中上層人才都由英語學校提供,而從華語學校畢業的那些人,也就是“華校生”,他們只能是最底層的、地位卑微的藍領。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上世紀90年代,新加坡突然發現,利用“儒家社會”這個概念,可以重新打造國家形象。於是開始宣傳新加坡是儒家文化國家。但我們仔細觀察後就會發現,一方面,英語占主導地位,但卻是最膚淺表層的英語文化,基督教的核心精神根本沒有扎根,另一方面,華語和華夏文化遭到打壓,這種雙重的膚淺化,導致新加坡的文學、電影、電視、戲劇都呈現為沙漠形態。新加坡華文作協主席寫出來的東西,甚至還不如我們大學中文系培養的學生。這和台灣真有天壤之別。 

  新加坡確實有過很強的經濟實力,一度號稱“亞洲四小龍”之一。但它的後續發展已經面臨問題,新加坡的實力正在衰退,這是因為它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動力。近年來它在中國大陸到處招募文化人才,試圖改變這種沙漠化狀況,但為時可能已經太晚。任何人文種籽的生長,都需要漫長的時間。 

  衡量“軟實力”還有一個檢驗標準,就是民族創新創意能力。創造力實際上是民族實力的軸心,但是我們的創造力在嚴重衰退,我們是全球最大的山寨版國家,絕大多數產品依靠複制、模仿和抄襲,因為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最低。當然,日本和韓國都經歷過這種模仿期。但是他們很快就轉向了創新。日本現在是全球科技創新力最強的國家,發明專利遠遠超過美國,壟斷了整個高科技創新領域,而且文化創意力也很亮眼。毫無疑問,什麼時候中國成為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的大國,那麼中國就成了真正偉大的國家。 

  去年微軟企圖通過黑屏來解決中國用戶的盜版問題,很多人憤怒聲討,我也很不愉快,因為大家都用盜版軟件慣了。但是回過來理性地想一想,這其實是在逼著我們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就因為過於依賴模仿和剽竊,我們的創造力才會日益萎縮。感謝微軟,現在我們終於有了創新的歷史契機。 

中國文化的弊端 

  在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必須要看到它的弊端,如果不看到弊端,連那些垃圾都要一起繼承的話,那麼我們的文化復甦,就會出現嚴重的偏差。這裡我只想列舉四個弊端來加以說明。 

  第一個弊端,是帝國專制制度對奴性的培育,以致獨立人格無法確立。我們今天的體制,總是習慣於把成人當作兒童、而將兒童當作成人,由此塑造著“開襠褲人格”。穿文化開襠褲的時間過長,導致兒童人格發育不全,缺乏自制力,以致在網絡上隨地大小便,製造了大量穢語暴力。 

  第二個是儒家教義對終極信仰的制止。它把所有人的關係限定在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放棄了人和自然的和諧關係,也放棄了人和神的關係,放棄了內在的超越和終極關懷。儒家現實主義也不需要想象,“子不語怪力亂神”,拒絕言說神話和童話,以致中國上古的起源神話蕩然無存。一個民族沒有自己開創性的神話以及對未來的想象,這個民族就迅速老化,大步走向了世故與厚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